时间: 2025-04-30 21: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24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未及之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后,宁为鸡口。
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
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
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
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
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
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
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
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
北邻著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
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诗中提到不愿意成为牛后,宁愿成为鸡口,表明了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作者提到曾听说得道的人的道理,表示对真理的追求。接着表达了对世俗学问的超然态度,赞美了识人的能力。最后,诗人邀请朋友一起品茶赏月,表现出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真理的追求。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中年时期,正值其诗歌创作的巅峰期。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
黄庭坚的这首《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未及之》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不仅有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还有对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渴望。开头的“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后,宁为鸡口”,以牛和鸡的对比,表明了他宁愿选择平凡的生活,也不愿屈从于权势的压迫,体现了个人独立精神。
诗中“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表达了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对世俗风波的自拔,更是表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松散,但情感真挚,语言清丽,意象丰富。尤其是最后一段,提到与友人一起品茶、赏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也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温暖与哲理的深邃。
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个人的选择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由、真理与友谊的向往,体现了黄庭坚的独特人生态度。
选择题:黄庭坚的诗中提到“宁为鸡口”的意思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东家一笑市尽倾”表现了____的影响力。
判断题:黄庭坚的诗歌风格以激昂高亢著称。(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