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学许氏说文赠诸弟

《学许氏说文赠诸弟》

时间: 2025-04-28 00:32:18

诗句

六书章句苦支离,非复黄神太古时。

鸟迹虫纹皆有法,犹胜双陆伴儿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18

原文展示:

学许氏说文赠诸弟
六书章句苦支离,非复黄神太古时。
鸟迹虫纹皆有法,犹胜双陆伴儿嬉。


白话文翻译:

此诗表达了对汉字学习的感慨与传承的思考。诗人提到六书和章句,感叹现代的文字学习已经不如古代的黄神时代那样完美。即便是自然界的鸟迹虫纹都有其规律,学习汉字的艺术仍然胜过双陆棋这种游戏的乐趣。


注释:

字词注释

  •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章句:指文章的句段,表示文字的结构。
  • 黄神:指古代圣贤,传说中的文化先知。
  • 双陆: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

典故解析

  • 黄神:传说中的黄帝,古代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智慧和文明的起源。
  • 鸟迹虫纹:指自然界中的各种迹象,暗示学习的内容广泛且丰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继承了唐诗的传统,风格清新、飘逸,注重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汉字和文字学习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学许氏”,指的是学习许慎的《说文解字》,表明了对古代文字学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颇具深意,通过对六书和章句的讨论,黄庭坚表达了对汉字学习的苦恼与思考。诗的开头“六书章句苦支离”,透露出对当代文字学习的无奈,似乎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变得支离破碎,不如古代那样和谐。接着,诗人提到“非复黄神太古时”,对比古代的汉字与现代的文字,暗示着文化的变迁与传承的失落。

“鸟迹虫纹皆有法,犹胜双陆伴儿嬉”则进一步引申出自然界的法则与人类所创造的游戏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学习汉字的法则比起双陆棋的趣味,更加深奥而值得追求。诗中不仅体现出黄庭坚对汉字的敬仰,也表现出对文字学习的坚持与热爱。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现代文化发展的忧虑,展现出诗人对汉字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这不仅是对文字本身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书章句苦支离:表达对汉字学习的困难,六书与章句在学习中显得支离破碎。
  2. 非复黄神太古时:感叹古代的汉字学习比现代更加完整与和谐。
  3. 鸟迹虫纹皆有法:自然中的一切都有其法则,暗示汉字学习也应有其规律。
  4. 犹胜双陆伴儿嬉:学习汉字的乐趣和意义胜过简单的游戏,强调其深远的文化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汉字学习的对比,增强感叹的情感。
  • 比喻:用“鸟迹虫纹”比喻自然法则,表现汉字学习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汉字学习的思考,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出诗人对汉字与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书:象征汉字的构造与学习的复杂性。
  • 鸟迹虫纹:代表自然界的规律与学习的启示。
  • 双陆:象征娱乐与游戏,反衬出汉字学习的深远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六书”是指什么?

    • A. 六种音乐
    • B. 六种造字法
    • C. 六种哲学思想
    • D. 六个历史事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黄神”指的是古代的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现代汉字学习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B
  2. 圣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说文解字》:许慎所著,详细解释汉字的构成与意义。
  • 苏轼的诗作:如《题西林壁》,同样体现出对自然与文化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两位宋代诗人均重视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但黄庭坚更倾向于对汉字的探讨,而苏轼则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性。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收录了黄庭坚的众多诗作及其解读。
  • 《说文解字》:研究汉字构造的重要文献。
  • 相关学术论文:探讨宋代诗人对文化与自然的表现。

相关查询

长相思 春声碎(南浦送别自度腔) 侧犯 摸鱼儿(怀云崖陈乘车东甫,时游湘潭) 长相思 其一 西窗烛 雨霁江行自度 摸鱼儿 怀云崖陈乘车东甫,时游湘潭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西窗烛(雨霁江行自度) 献沈詹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物的成语 踌躇未决 折文旁的字 观山览水 讨气 靑字旁的字 包含球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皮松骨痒 不牢 百二金瓯 包含放的成语 暴躁 低隘 使心别气 牛字旁的字 祥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