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8:04
荆山赴太华,百万如走驼。嘴尾不相殊,前后翻海波。既至拥而蹲,仰首争列罗。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中条从北来,亦愿依巍峨。岂知队伍弱,只类马与驘。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饮已只南望,岌然将奈何。
荆山前往太华山,百万大军如同行进的骆驼。队伍整齐,前后如同翻滚的海浪。到达后,他们簇拥着蹲下,仰头争相排列。太华山气势更加尊贵,仿佛伸手要触摸。中条山从北边来,也希望能依附在巍峨的山旁。岂料队伍力量薄弱,只像马和骡子。奔腾的气力耗尽,群山伏在大河边饮水。饮完水后,只能向南望去,高耸的山峰将如何是好。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文同游历或观察荆山、太华山、中条山等地时所作,通过对山川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荆山、太华山、中条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队伍的疲惫。诗中“百万如走驼”、“前后翻海波”等句,生动描绘了队伍的整齐和连绵不断。而“既至拥而蹲,仰首争列罗”则表现了队伍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太华山的“势愈尊”和“引手欲下摩”,以及中条山的“亦愿依巍峨”,都体现了作者对山川的敬畏。最后,“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和“饮已只南望,岌然将奈何”则表达了队伍的疲惫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队伍的疲惫,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万如走驼”形容的是什么? A. 队伍整齐有序 B. 山川壮丽 C. 队伍疲惫 D. 山川高大
“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中的“太华”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山名 B. 华山 C. 中条山 D. 荆山
诗中“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敬畏 B. 无奈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