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郡斋水阁闲书

《郡斋水阁闲书》

时间: 2025-05-02 08:16:17

诗句

犊去食苗莫问,乌来攫肉休知。

物须以信相感,事忌于心有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6:17

原文展示:

郡斋水阁闲书 犊去食苗莫问,乌来攫肉休知。 物须以信相感,事忌于心有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小牛去吃庄稼别管,乌鸦来抢肉别理。万物都应凭诚信相互感应,做事最忌讳心中有所企图。

注释: 字词注释:

  • 犊去食苗:小牛去吃庄稼。
  • 乌来攫肉:乌鸦来抢肉。
  • 物须以信相感:万物都应凭诚信相互感应。
  • 事忌于心有为:做事最忌讳心中有所企图。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处世哲学,即万物之间应基于诚信相互感应,而做事时应避免心怀不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山水诗。此诗可能作于其任职期间,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处世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文同任职期间,于闲暇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世事的看法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两个具体的场景——小牛吃庄稼和乌鸦抢肉,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作者认为,对于这些自然发生的事情,人们不应过多干预或心怀企图,而应顺应自然,以诚信相待。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犊去食苗莫问:小牛去吃庄稼,不必过问。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宽容态度。
  • 乌来攫肉休知:乌鸦来抢肉,不必理会。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法则的顺应。
  • 物须以信相感:万物都应凭诚信相互感应。强调了诚信在人际关系和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 事忌于心有为:做事最忌讳心中有所企图。指出了做事时应保持纯真和无欲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犊去食苗莫问”与“乌来攫肉休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对称美。
  • 比喻:通过小牛和乌鸦的行为,比喻人们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时应持有的态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倡导顺应自然、保持诚信和无欲的心态。作者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尊重自然法则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犊去食苗:象征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宽容。
  • 乌来攫肉:象征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犊去食苗莫问”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干预自然 B. 顺应自然 C. 厌恶自然 D. 控制自然
  2. 诗中“物须以信相感”强调了什么? A. 诚信的重要性 B. 权力的重要性 C. 知识的重要性 D. 财富的重要性
  3. 诗中“事忌于心有为”指出了做事时应保持什么心态? A. 有欲的心态 B. 无欲的心态 C. 贪婪的心态 D. 自私的心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达了顺应自然、超脱世俗的思想。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郡斋水阁闲书》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表达了顺应自然、超脱世俗的思想,但文同的诗更强调诚信和无欲的心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同的诗作。

相关查询

崴晚出城 乙酉社日偶题 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 灯下读山谷诗 秋夕雨余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蒪塘归东园四首 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 其三 圩丁词十解 夏夜诚斋望月 虞丞相挽词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为理 掩胳埋胔 糹字旁的字 包含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杖的词语有哪些 西施捧心 胡吹海摔 图为不轨 龜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谭震林 飞字旁的字 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尽援绝 美好 雕章琢句 痒斯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