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谒金门 曾氏池夜起

《谒金门 曾氏池夜起》

时间: 2025-04-27 07:50:58

诗句

香篝灭,睡起一天秋月。

荷气暗飘清梦彻,隔江人怨别。

独望长河愁绝,玉露金风吹骨。

欲采芙蓉烟水阔,相思相见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8

原文展示:

香篝灭,睡起一天秋月。
荷气暗飘清梦彻,隔江人怨别。
独望长河愁绝,玉露金风吹骨。
欲采芙蓉烟水阔,相思相见说。

白话文翻译:

香火熄灭,刚睡醒就看见一轮秋月。
荷花的清香在空气中飘荡,梦境也随之消散,
隔着江水,听到人们对离别的怨恨。
我独自望着长河,心中愁苦无比,
如同秋天的露珠和金风刺骨。
想要去采摘水中的芙蓉,却发现水面浩瀚无边,
相思之情无处诉说,只能等待再次见面。

注释:

  • 香篝:香火的灯具,古人用来点燃香料以祈祷或祭祀。
  • 荷气:荷花的香气。
  • 清梦:美好的梦境。
  • 长河:指长江,常用于表达思乡或离愁。
  • 玉露金风:形容秋天的露水清冷,风也带着金秋的凉意。
  • 芙蓉:指荷花,常与美丽和思念相联系。
  • 烟水阔:形容水面宽广,烟雾缭绕,意境辽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歌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寂静的秋夜,诗人感受到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孤独,结合自然景色,表达了秋天特有的愁绪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谒金门 曾氏池夜起》是一首充满了秋天意境的诗作,诗人在秋夜的寂静中,独自品味着月色和荷香,心中涌动着对离别的愁苦。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环境氛围融合在一起。

首句“香篝灭,睡起一天秋月”开篇直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月光洒在大地上,仿佛在照亮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荷气暗飘清梦彻”,荷花的清香带来了一丝梦幻的感觉,而“隔江人怨别”则转向了对他人的思念,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

从“独望长河愁绝”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助,长河象征着漫长的时间和空间,愁苦的情感在此得到了升华。最后两句“欲采芙蓉烟水阔,相思相见说”,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或朋友的思念,虽有千般情绪,却无处倾诉,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中的内心独白,既有对秋天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篝灭,睡起一天秋月:描绘了夜深时分,香火已灭,诗人从梦中醒来,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秋月,象征着清冷和思考。
  2. 荷气暗飘清梦彻:荷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梦境也随之破碎,暗示着美好梦境的消逝。
  3. 隔江人怨别:诗人听到河对岸的人们对离别的怨言,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
  4. 独望长河愁绝:诗人独自望向长河,感到无尽的愁苦,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际的距离。
  5. 玉露金风吹骨:秋天的露水和金色的微风让人感到刺骨的寒意,强调了季节带来的冷清与孤寂。
  6. 欲采芙蓉烟水阔:想要去采摘水中的芙蓉,却发现水面辽阔,象征着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7. 相思相见说:表达了对相思之情的无奈与渴望,期待再次相见,诉说彼此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露金风吹骨”,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如“香篝灭,睡起一天秋月”,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荷气、长河、芙蓉等意象,都是表达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思念,通过秋夜的宁静与自然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亲友的思念。诗人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反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篝:象征着温暖与宁静,但又因其熄灭而带来孤独感。
  • 秋月:代表着清冷与思考的时刻,暗示内心的空虚。
  • 荷气:传达出一种清新与美好,同时又有梦境的脆弱。
  • 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芙蓉:美丽的象征,与思念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香篝灭”意指什么? A. 香火点燃
    B. 香火熄灭
    C. 香气四溢
    D. 香味浓厚

  2. “欲采芙蓉烟水阔”中“阔”字的意思是: A. 窄
    B. 流动
    C. 宽广
    D. 深邃

  3. 诗人对秋夜的感受是: A. 温暖
    B. 开心
    C. 寂寞
    D. 忧伤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杨圻的《谒金门》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在月夜中表现孤独与思念,但杨圻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环境的细腻,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情感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意象与情感解析》

相关查询

反本观空无碍辞 书绅二法辞 属疾 诗一首 拟庞居士诗 拟白乐天遣怀 假山 北河道中 凭虚阁酬秋厓方丈 重游徐太傅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锤成利器 包含猫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提梁 灵匮 鹤立鸡群 車字旁的字 优劣得所 顽钱 禾头生耳 败鳞残甲 俊羣 戈字旁的字 包含愧的词语有哪些 摛藻雕章 包含莺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