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7:58
更漏转。独夜最难消遣。惆怅意中人不见。银河清且浅。隐隐帘波斜卷。曲曲屏山不展。露湿秋星三四点。荧荧如泪眼。
夜深更替的时光流逝,独自一人度过这漫长的夜晚,最难以打发。心中惆怅,思念的那个人却无法见到。天上的银河清澈而浅薄,隐隐约约的帘子波光斜卷,曲折的屏山似乎也无法展开。露珠湿润了秋天的星星,三四点闪烁,犹如泪眼般朦胧。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表现对爱情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谒金门》创作于诗人思念爱人的夜晚,表现了孤独和惆怅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人们内心的孤独。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孤独情感的古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内心世界。诗中“更漏转”一语,便道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接着通过“独夜”与“惆怅”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感深渊。诗人的“意中人不见”,不仅是对爱情的渴望,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银河的描写则营造了一个清幽的意境,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梦想与希望。诗人用“隐隐帘波斜卷”来形容窗帘轻卷,似乎在描绘一种如梦似幻的境界,同时也暗示了心中波动的情感。最后的“露湿秋星三四点,荧荧如泪眼”,将思念与泪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全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心中满是惆怅,营造了一个凄美而又动人的意境。
《谒金门》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意中人”指的是?
“荧荧如泪眼”中的“荧荧”形容的是?
对比《谒金门》与《静夜思》,两篇诗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强调乡愁,而《谒金门》则更侧重于爱情的惆怅与孤独。两首诗都运用了夜晚的意象,营造出深沉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