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43
谒金门
休认错。蜃气空濛楼阁。
十九耕耘无一穫。
有情仍纸薄。无力絮花漂泊。
管甚坠茵黏幕。偶傍鞦韆红锦索。
也须防燕觉。
全诗翻译:
不要再认错了。那蜃气腾腾的楼阁只是一场幻影。
经过十九年的耕耘,却一无所获。
有情的心绪仍如纸薄,无法承载;无奈之下,心如花絮飘荡。
管他什么坠落的茵席和黏黏的帘幕,
偶尔靠在鞦韆上,红锦的绳索也不过是虚幻。
即使如此,也须提防那燕子飞来的觉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经典典籍,但“蜃气”与古代文人描绘幻景的手法相呼应,反映出诗人对现实幻影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而闻名。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受挫之际。诗人通过对蜃楼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虚幻和追求的艰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人通过“蜃气空濛楼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幻象,仿佛在暗示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十九耕耘无一穫”,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努力付出却未能得到回报的无奈和失落。
诗中“有情仍纸薄,无法承载”的句子,突显出诗人在情感上的脆弱与无力,仿佛说即使有再多的情感,也无法抵挡生活的艰辛。随后描述的“絮花漂泊”,则用飘荡的花絮比喻自身的漂泊无依,加深了诗的忧伤情绪。
在末尾部分,诗人提到“偶傍鞦韆红锦索”,象征着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即便如此,诗人仍感到必须时刻提防外界的干扰与打击,这种警惕性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富有层次感的内心独白。
逐句解析:
休认错。蜃气空濛楼阁。
不要再误认错了,眼前的蜃楼只是一场幻象。
十九耕耘无一穫。
经历了十九年的辛勤耕耘,却没有一丝收获。
有情仍纸薄。无力絮花漂泊。
有情感的心境依旧如纸般脆弱,心情如花絮般轻飘无依。
管甚坠茵黏幕。
不必在意那些坠落的席子和黏黏的帘幕,
偶傍鞦韆红锦索。
偶尔依偎在秋千上,红色的绳索显得华丽而虚幻。
也须防燕觉。
但仍要警惕那燕子飞来的觉察,暗示着外界的干扰。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探讨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失落感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蜃气”主要象征什么?
A. 理想的追求
B. 现实的困惑
C. 两者都有
D. 无关紧要
“十九耕耘无一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幸福
D. 疲惫
诗人如何看待“红锦索”?
A. 真实
B. 虚幻
C. 重要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玉衔的《谒金门》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显失落与无奈,后者则彰显豪放与纵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