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谒金门

《谒金门》

时间: 2025-05-02 05:50:43

诗句

休认错。

蜃气空濛楼阁。

十九耕耘无一穫。

有情仍纸薄。

无力絮花漂泊。

管甚坠茵黏幕。

偶傍鞦韆红锦索。

也须防燕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43

原文展示:

谒金门

休认错。蜃气空濛楼阁。
十九耕耘无一穫。
有情仍纸薄。无力絮花漂泊。
管甚坠茵黏幕。偶傍鞦韆红锦索。
也须防燕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要再认错了。那蜃气腾腾的楼阁只是一场幻影。
经过十九年的耕耘,却一无所获。
有情的心绪仍如纸薄,无法承载;无奈之下,心如花絮飘荡。
管他什么坠落的茵席和黏黏的帘幕,
偶尔靠在鞦韆上,红锦的绳索也不过是虚幻。
即使如此,也须提防那燕子飞来的觉察。

注释:

字词注释:

  • 蜃气:指蜃楼,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海市蜃楼现象。
  • 空濛:形容空旷而迷蒙,不清晰的样子。
  • 耕耘:耕种和劳动的意思。
  • 一穫:收获的意思,指没有收获。
  • 无力:无能为力,感到无奈。
  • 絮花:如同花絮般轻飘的心情。
  • 坠茵:坠落的席子,暗指一种失落感。
  • 黏幕:指粘黏的帘幕,象征着烦恼或困扰。
  • 鞦韆:秋千,象征童年和无忧无虑。
  • 红锦索:红色的绳索,华丽但不真实。
  • 燕觉:燕子的觉察,可能暗指外界的干扰或注意。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经典典籍,但“蜃气”与古代文人描绘幻景的手法相呼应,反映出诗人对现实幻影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而闻名。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受挫之际。诗人通过对蜃楼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虚幻和追求的艰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人通过“蜃气空濛楼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幻象,仿佛在暗示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十九耕耘无一穫”,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努力付出却未能得到回报的无奈和失落。

诗中“有情仍纸薄,无法承载”的句子,突显出诗人在情感上的脆弱与无力,仿佛说即使有再多的情感,也无法抵挡生活的艰辛。随后描述的“絮花漂泊”,则用飘荡的花絮比喻自身的漂泊无依,加深了诗的忧伤情绪。

在末尾部分,诗人提到“偶傍鞦韆红锦索”,象征着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即便如此,诗人仍感到必须时刻提防外界的干扰与打击,这种警惕性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富有层次感的内心独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认错。蜃气空濛楼阁。
    不要再误认错了,眼前的蜃楼只是一场幻象。

  2. 十九耕耘无一穫。
    经历了十九年的辛勤耕耘,却没有一丝收获。

  3. 有情仍纸薄。无力絮花漂泊。
    有情感的心境依旧如纸般脆弱,心情如花絮般轻飘无依。

  4. 管甚坠茵黏幕。
    不必在意那些坠落的席子和黏黏的帘幕,

  5. 偶傍鞦韆红锦索。
    偶尔依偎在秋千上,红色的绳索显得华丽而虚幻。

  6. 也须防燕觉。
    但仍要警惕那燕子飞来的觉察,暗示着外界的干扰。

修辞手法:

  • 比喻:蜃气、花絮等比喻人生的幻象与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赋予情感以生命,使得情绪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探讨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失落感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蜃气:幻象,象征着虚幻的理想与追求。
  • 纸薄:脆弱,象征情感的无力与脆弱。
  • 絮花:漂泊,象征生活的不安定与无根。
  • 鞦韆:怀旧,象征着对无忧时光的怀念。
  • 燕觉:警惕,象征外界的干扰与注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蜃气”主要象征什么?
    A. 理想的追求
    B. 现实的困惑
    C. 两者都有
    D. 无关紧要

  2. “十九耕耘无一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幸福
    D. 疲惫

  3. 诗人如何看待“红锦索”?
    A. 真实
    B. 虚幻
    C. 重要
    D. 无所谓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杨玉衔的《谒金门》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显失落与无奈,后者则彰显豪放与纵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玉衔全集》

相关查询

自述二首 至扬州 闻季万至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固陵道中三首 其一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闻鸡 将母赴赣道西昌 怀旧第一百八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餵糟啜醨 言谈自若 巨年 白嘴儿 巳字旁的字 拖人下水 怪诞不经 北首 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劳而不获 麇载 游蜂浪蝶 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