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2:09
湖天渺,一片水云沙鸟。
俯景茫茫空懊恼,孤吟秋色老。
自爱琅玕芝草,茅屋碧山环绕。
高卧长松心尽了,年来机事少。
湖面与天空交融,远远望去是一片水天一色,沙鸥在云间飞翔。
俯视这无边的景色,我感到茫然与懊恼,独自吟唱着秋日的萧索。
我自得于那琅玕和芝草,茅屋被青山环绕。
我在长松之下高卧,心中一切都已释然,这些年来发生的事务已不再重要。
作者介绍: 赵金,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秋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世事纷扰中的孤独与淡然。此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因政治动荡而选择归隐,从而形成了“隐逸”文化。
《谒金门》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湖天渺,一片水云沙鸟”,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自然画面,给人以开阔之感,宛如置身于无边的湖天之间。接着,诗人从宏观的景象转向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景色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无奈。“俯景茫茫空懊恼,孤吟秋色老”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心境,似乎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秋色的凋零与孤吟的苦涩相互映照,诗人的内心愈发显得苍凉。
在后半部分,诗人自得于“琅玕芝草”,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自得,虽然身处简陋的“茅屋”中,却心怀宁静,周围的青山环绕使得生活显得更加充实。最后一句“年来机事少”则是对世事的看淡,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显示出诗人对人生的领悟与释然。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政治纷扰的逃避,体现出一种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湖天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华热闹
b) 宁静辽阔
c) 复杂多变
诗人如何看待世事?
a) 热衷参与
b) 选择避开
c) 随波逐流
“琅玕芝草”象征什么?
a) 珍贵的事物
b) 平凡的生活
c) 繁忙的事务
答案: 1. b;2. b;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