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流人

《送流人》

时间: 2025-05-10 07:07:12

诗句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

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

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7:12

原文展示

送流人
作者:王建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
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
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听说你要去长沙,虽然没有亲人,但我也感到忧愁。在这阴云密布的夜晚,寒冷的雨点落在瘴气弥漫的江边,正值秋天。水乡的山魈引路,蛮乡的洞主留人。在渐渐看去的归途上,你的归宿似乎愈发遥远,白发渐生的我只能留在炎热的州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见说:听说。
  • 长沙:地名,今湖南省长沙市。
  • 无亲:没有亲人。
  • 阴云:阴沉的云,形容天气阴暗。
  • 鬼门夜:指阴暗和恐怖的夜晚。
  • 寒雨:寒冷的雨。
  • 瘴江:指瘴气弥漫的江,瘴气多见于南方潮湿地区。
  • 水国:水乡,特指水域众多的地方。
  • 山魈:山中的妖怪,具有引路的象征。
  • 蛮乡:指边远地区,通常指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 渐看:渐渐地看出。
  • 归处远:归家的地方遥远。
  • 垂白:白发,形容年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阴云鬼门夜”可理解为对离别情绪的渲染,暗示离别的艰难与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0年,卒于公元830年,字子建,号孟子,生于今湖南省。王建以五言诗著称,内容多为描写离别、乡愁等情感,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送流人》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情感,结合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际关系的疏离,流露出深切的忧愁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送流人》是王建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诗人深刻的离别愁绪。首联以“见说长沙去”开篇,直接引入离别的话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惋惜之情。接着,诗中通过“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阴沉而凄凉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无情与苦楚。寒雨和瘴气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恶劣,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一句,通过神秘的山魈和洞主,象征着异乡的诱惑与留恋,表现出对于未知与故乡的复杂情感。“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白发的意象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突显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情感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体现了王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说长沙去:听说你要去长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关注。
  2. 无亲亦共愁:虽然没有亲人在身边,但同样感到忧愁,强调了离别的孤独感。
  3. 阴云鬼门夜:描绘了一个阴暗、恐怖的夜晚,营造出离别的悲伤氛围。
  4. 寒雨瘴江秋:寒冷的雨和瘴气弥漫的江,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景象。
  5. 水国山魈引:水乡的山魈引路,象征着异乡的诱惑与不安。
  6. 蛮乡洞主留:蛮乡的洞主留人,暗示着他乡的情感牵绊。
  7. 渐看归处远:归途逐渐看远,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
  8. 垂白住炎州:白发在身,留在炎热的州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阴云和鬼门夜比作离别的心情,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寒雨瘴江秋”,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效果。
  • 意象:通过水国、山魈、蛮乡等意象描绘出异乡的景象与感受。

主题思想
《送流人》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体现了对友人、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生命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云:象征着离别的忧愁与不安。
  • 寒雨:代表着凄凉的环境与心境。
  • 瘴江:暗示着异乡的危险与未知。
  •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流人》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建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水国”指的是:

    • A. 乡村
    • B. 水乡
    • C. 城市
  3. “渐看归处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思乡与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建的《送流人》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但王建更侧重于离别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庭的眷恋与社会责任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建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唐太博重过西湖 次韵何国博春日隔年 次韵刘国正再赋 梅花借喜雪韵 其二 梅花借喜雪韵 其一 次韵周祭酒所和馆中雪诗 其二 饯徽州李守 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二 拟进讲筵尚书终篇锡宴诗 其一 上高提举生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鼯鼠 王字旁的字 右揆 势焰可畏 冠履倒施 寸土尺金 无適无莫 笨曲 随方就圆 包含屁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泽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满开头的成语 齿字旁的字 襧德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