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6
雨中作
作者:杜牧 〔唐代〕
贱子本幽慵,多为隽贤侮。
得州荒僻中,更值连江雨。
一褐拥秋寒,小窗侵竹坞。
浊醪气色严,皤腹瓶罂古。
酣酣天地宽,怳怳嵇刘伍。
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
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雨天的闲适心情和对世事的淡泊。诗中自谦地称自己为“贱子”,并感叹自己常常受到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的轻视。身处偏僻的地方,正值连绵的江雨,我披着单薄的衣服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屋内小窗透进微弱的光线,周围竹林摇曳。浑浊的酒气弥漫,酒瓶泛着古旧的光泽。醉酒之后,我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心中却又有些恍惚;只要随心所欲,又何必拘泥于世俗的名利?人生不过是一万次的清晨,何不在酒中沉醉而去?
杜牧,字牧之,号樱园,晚唐著名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俊逸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社会生活、政治风云及个人情感,风格多变,既有豪放又有细腻,是“骈文”的代表之一。
《雨中作》创作于杜牧的晚年,正值他身处政治风雨飘摇的时期,因而诗中透出一种对世事的淡漠与对生活的随性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杜牧的《雨中作》以雨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在幽静环境中思索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世事的淡然。开头两句,作者自谦,说明自己在世俗中常遭轻视,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态度。接下来,描写了连绵的江雨和身处偏僻之地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小窗和竹坞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清幽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酒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酣醉人生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酣酣天地宽”,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与自由。最后,诗人以“朝朝醉中去”结尾,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短暂,不如在醉酒中寻找乐趣。这种洒脱的态度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淡泊,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随性和洒脱,强调内心的自由与对外界评价的漠视。
杜牧在诗中自称“贱子”,意在表达什么?
A. 自谦
B. 自夸
C. 不屑
诗中提到的“小窗”象征什么?
A. 限制与局促
B. 自由与开阔
C. 生活的单调
诗的最后一句“朝朝醉中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人生的享受
C. 对世俗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