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客问予每日何事客退赋此

《有客问予每日何事客退赋此》

时间: 2025-04-30 16:43:41

诗句

杜门管得酒瓶乾,馀事谁能著眼看。

仿佛残香幽梦断,冥濛细雨落花寒。

林梢寺隐孤钟晚,水外人喧社饮欢。

万里一身聊尔尔,此生惟觉上恩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3:41

原文展示

有客问予每日何事
杜门管得酒瓶乾,
馀事谁能著眼看。
仿佛残香幽梦断,
冥濛细雨落花寒。
林梢寺隐孤钟晚,
水外人喧社饮欢。
万里一身聊尔尔,
此生惟觉上恩宽。

白话文翻译

有客人问我每天在做什么,我只管关起门来,喝我的酒,其他的事情谁能在眼前看到呢?仿佛香气余韵已渐消散,梦中情景也已断绝,细雨迷蒙中,落花在寒风中飘落。林梢上的寺庙隐约可见,孤钟在傍晚时分敲响,水边的喧闹声中,人们在社中欢饮。身处万里之外,我只觉得生活如此轻松,这一生唯有感恩是最宽广的。

注释

  • 杜门:关上门,隐居不出。
  • 管得:只管,专心于。
  • 著眼:注意,放在眼里。
  • 仿佛:好像,似乎。
  • 残香:余留的香气。
  • 幽梦:静谧的梦境。
  • 冥濛:朦胧的样子。
  • 社饮:指集会饮酒的场所。
  • 恩宽:感恩的心情宽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平,号岚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多取材于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隐居生活时,诗人在面对世俗的喧嚣与个人内心的宁静之间,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通过与客人的对话,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有客问予每日何事》是一首体现隐逸生活的诗作。整首诗在情感上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开篇通过“杜门管得酒瓶乾”写出自己隐居的状态,强调了酒的乐趣和生活的简单。接着,诗人以“馀事谁能著眼看”来表明对世俗事务的漠视,体现出一种对外界的超然与不屑。随之而来的“仿佛残香幽梦断”,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伤,表现出诗人在宁静生活中偶尔的思绪波动。

后半部分的“林梢寺隐孤钟晚,水外人喧社饮欢”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间喧嚣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热闹之间的张力。最后两句“万里一身聊尔尔,此生惟觉上恩宽”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对恩情的感激,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宽广胸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传达了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和人生哲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杜门管得酒瓶乾:关上门来,专心饮酒,表现出隐居的生活状态。
  • 馀事谁能著眼看:其他的事情,无人关心,体现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仿佛残香幽梦断:似乎香气已经消散,梦境也已破碎,表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 冥濛细雨落花寒:细雨朦胧中,落花显得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林梢寺隐孤钟晚:傍晚时分,隐约可见的寺庙钟声,增添了寂静的意境。
  • 水外人喧社饮欢:水边的喧闹声中,人们在聚会饮酒,形成对比。
  • 万里一身聊尔尔:身处万里之外,生活轻松自如。
  • 此生惟觉上恩宽:这一生只感受到恩情的宽厚,表达感恩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仿佛残香”映衬了对往事的怀念。
  • 对仗:如“林梢寺隐孤钟晚,水外人喧社饮欢”,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对比效果。
  • 拟人:细雨与落花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诗境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对恩情的感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隐逸的态度。
  • :代表美好回忆与往事。
  • :象征愁苦与清寂。
  • 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 人群:与隐逸的对比,反映出世俗的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门”是指什么?

    • A. 关门隐居
    • B. 开门迎客
    • C. 外出游玩
    • D. 家庭聚会
  2. “万里一身聊尔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 A. 愤怒
    • B. 满足
    • C. 忧愁
    • D. 无奈
  3. “冥濛细雨落花寒”中的“细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快乐
    • B. 忧伤
    • C. 繁华
    • D. 热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较,郑刚中的《有客问予每日何事》同样体现了隐逸生活的主题,但郑诗更加强调对外界的漠视与内心的平和,而陶诗则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对饮酒的乐趣。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却都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拂霓裳二首 其一 拂霓裳 其三 拂霓裳 其二 拂霓裳 其一 拂霓裳 拂霓裳 中秋 拨棹子(退居) 拨棹子 咏李后主 拨棹子 拨棹子·烟姿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飔的词语有哪些 踏床啮鼻 人和 纤凝 豕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水乳之契 拆东补西 心孤意怯 鸟字旁的字 底商 干戈征战 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爷儿们 四字头的字 子夏悬鹑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