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41
学圃自缘非肉食,杜门谁谓避闲名。
大都野性如麋鹿,不争将身朝市行。
我在园中耕作,理所当然不吃肉食,
闭门不出,谁说我是在逃避名利?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野性,像麋鹿一样,
我不愿与他们争着去朝市奔走。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与心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郑刚中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的隐逸情怀。
郑刚中的《和张叔靖三绝》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鄙弃。诗的开头以“学圃自缘非肉食”引入,直接表明了他在田园中耕作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其生活的简朴和自然。接下来的“杜门谁谓避闲名”则反驳了外界对隐居生活的误解,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态度。
诗中提到“大都野性如麋鹿”,用麋鹿的形象来比喻人们内心的自由和不羁,暗示人们即使身处繁华都市,也应保持内心的野性与本真。这种自然的野性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纯真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自然,反映出对名利的淡薄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学圃”指的是什么?
A. 书房
B. 农田
C. 花园
D. 市场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无所谓
C. 怨恨
D. 依赖
“大都野性如麋鹿”中的“麋鹿”象征什么?
A. 温顺
B. 自由
C. 忍耐
D. 争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