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7:13
《念奴娇 余于戊戌仲冬归娄江,倏又季春时矣,离思萦怀,填此词寄悔堂弟》
——张玉珍
纸鸢声动,算离家又过清明时节。一昔东风吹梦断,此际离愁难说。菊槛评花,桐窗煮茗,曾记三秋别。片帆迢递,远山如阻千叠。遥想绮阁春融,尊开良夜,同盼团圆月。玉树琼枝看渐长,添得堂前欢悦。屈指归期,归期偏杳,柳岸应飞雪。最堪怜处,小桃红绽如血。
纸鸢在空中飞动,算起来我离家已经到清明时节了。往昔的东风吹散了我的梦,此时的离愁难以言说。在菊花架下评花,在桐树窗边煮茶,曾几何时与友人三秋分别。远处的帆船在水面上缓缓移动,远山像是阻隔了千重叠。在遥想中,春天的阁楼已然融化,酒杯在良夜中盛开,大家期盼着团圆的明月。玉树琼枝逐渐成长,给堂前增添了欢悦。屈指算算归期,归期却遥遥无期,柳岸上应该还飞着雪。最让人怜惜的,是那小桃红绽放得如血一般鲜艳。
张玉珍,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作品多为抒情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冷暖,其作品常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怀。
此诗创作于戊戌年冬季,诗人在归乡途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以及离愁别绪。清明时节与春天的交替,使得诗人对过往的回忆愈加深刻,同时也寄托了对亲情的思念。
这首《念奴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愁别绪,透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挂念。开篇“纸鸢声动”,引人入胜,轻快的意象与离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随着清明的到来,时光的流逝愈加明显,诗人感到孤独和难以言说的愁苦。
中间部分通过“菊槛评花,桐窗煮茗”的描写,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然而这种生活在离别的阴影下显得格外无奈。诗人回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感受到时光的残酷与流逝。在“遥想绮阁春融”中,诗人展望未来,期待团圆的那一刻,情感在此达到高潮。
结尾“屈指归期,归期偏杳”,表现出对归家的深切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以“小桃红绽如血”作为情感的凝聚,既是对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离别的深切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人对亲情、友情的思念与追寻,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离愁别绪展开,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通过春天的景象,诗人寄托了对未来团圆的期盼,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情感真挚深刻。
“纸鸢声动”中的“纸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明”是什么节气?
“屈指归期,归期偏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1-A,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