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题仙观

《留题仙观》

时间: 2025-05-07 21:59:46

诗句

瑶坛醮罢晚云开,羽客分飞俗士回。

为报移文不须勒,未曾游处待重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9:46

原文展示:

留题仙观 徐铉 〔唐代〕

瑶坛醮罢晚云开, 羽客分飞俗士回。 为报移文不须勒, 未曾游处待重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华丽的祭坛上举行完祭祀仪式后,晚上的云彩散开,道士们各自离去,而凡人则返回。告诉那些准备离开的人,不必急于刻下告别的文字,因为那些未曾游览过的地方,我们还会再次回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坛: 指华丽的祭坛,常用于道教仪式。
  • 醮: 道教的祭祀仪式。
  • 羽客: 指道士,因其常被视为仙人,有羽翼。
  • 俗士: 指普通人,与道士相对。
  • 移文: 指刻在石碑或其他物体上的文字,常用于纪念或告别。
  • 勒: 刻写。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道教仪式后的情景和期待重游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多涉及道教和自然景观。此诗可能是在参加道教仪式后,表达对未来重游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参加完一次道教仪式后所作,表达了对未来再次访问的期待和对道教文化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教仪式后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瑶坛醮罢晚云开”一句,以华丽的祭坛和散开的晚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羽客分飞俗士回”则进一步区分了道士与普通人的不同,暗示了道教的超凡脱俗。最后两句“为报移文不须勒,未曾游处待重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重游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对道教仪式和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和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瑶坛醮罢晚云开”:描绘了道教仪式结束后的场景,晚云散开,象征着仪式的完成和新的开始。
  2. “羽客分飞俗士回”:道士们各自离去,而普通人则返回,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3. “为报移文不须勒”:告诉那些准备离开的人,不必急于刻下告别的文字。
  4. “未曾游处待重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再次访问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羽客”和“俗士”的对比,突出了道教的超凡脱俗。
  • 象征:晚云的散开象征着仪式的完成和新的开始。

主题思想:

  • 尊重道教文化,期待未来的重游。

意象分析:

  • 瑶坛:华丽的祭坛,象征道教的神圣和庄严。
  • 晚云:散开的晚云,象征仪式的完成和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羽客”指的是什么? A. 道士 B. 仙人 C. 普通人 D. 官员 答案:A

  2. 诗中“移文不须勒”的意思是什么? A. 不必刻下告别的文字 B. 必须刻下告别的文字 C. 刻下欢迎的文字 D. 刻下纪念的文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涉及道教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铉的《留题仙观》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涉及道教和自然景观,但徐铉的诗更侧重于仪式后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而李白的诗则更侧重于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道教文化》:详细介绍了道教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的道教元素。

相关查询

辰州 狱中赠邹容 九日怡园雅集 庚午四月廿七日章君塍粟补举消寒第九集赋此 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 乙丑三月二十四日,为古稀序齿会之期。同人齐集冯园,尽一日之欢,晋八旬之祝,诚乐事也。爰即其事赋之 庚午新正,季鸣景侯补行消寒第三集二首 其二 庚午新正,季鸣景侯补行消寒第三集二首 其一 奉读冶盦仁兄五十述怀诗赋此谨赠二首 其二 奉读冶盦仁兄五十述怀诗赋此谨赠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圆浑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包含扯的词语有哪些 艺不压身 屮字旁的字 娱怿 刀字旁的字 陈人 飠字旁的字 膝下犹虚 降服而囚 窝儿薄脆 中榜 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手遮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