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8:42
渔竿消日酒消愁,一醉忘情万事休。
却恨韩彭兴汉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花满西园月满池,笙歌摇曳画船移。
如今暗与心相约,不动征旗动酒旗。
钓竿在夕阳下,酒杯中尽是愁苦,
一醉方休,忘却一切情绪烦恼。
可却怨恨韩彭二人兴起汉室,
他们功成名就,却不愿游览五湖四海。
西园花开满地,池中月影摇曳,
笙歌声中,画船轻移。
如今我心中暗自约定,
不再举起征战的旗帜,而是举起酒杯。
高骈(约730年-约795年),字景仁,号云溪,唐代诗人,擅长律诗,尤其以五律和七律见长。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景色,情感细腻。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其仕途的低谷期,心中充满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下生活的逃避与沉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竿、酒、花、月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场景,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诗人用“渔竿”与“酒”作为意象,隐喻了他渴望宁静生活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对历史人物韩信与彭越的功成名就表示惋惜,认为他们未能像他一样,享受生活的乐趣,而是致力于兴汉大业。这里不仅折射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也引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约定,选择不再追求功名,而是沉醉于与心灵的契约和酒的欢乐。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有无奈的悲哀,又有对生活另一种理解的洒脱。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屈折与豁达的双重性,诗人在对现实的不满中,寻求内心的慰藉,最终选择了自我放逐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邃与复杂。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英雄的反思与自我心灵的解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最终选择了与心灵的宁静相伴。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深刻的情感底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
渔竿消日酒消愁中的“消日”指的是什么?
A. 渔竿的消失
B. 夕阳的落下
C. 酒的消耗
D. 愁苦的消解
诗中提到的“韩彭”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韩信和彭越
B. 韩愈和彭端淑
C. 韩宗和彭泽
D. 韩世忠和彭士量
“不动征旗动酒旗”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战争的向往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享乐的追求
D. 对功名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