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

时间: 2025-05-04 00:07:56

诗句

片石丛花画不如,庇身三径岂吾庐。

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56

原文展示

寄李衡州(时所居即衡州宅)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片石丛花画不如,
庇身三径岂吾庐。
主人千骑东方远,
唯望衡阳雁足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片石和丛花的景致都不如自己所居的地方美丽。虽然这里有三条小径可以庇护身心,但这并不是我真正的家。主人虽然有千骑在东方远方,但我只能盼望从衡阳传来的雁足书信。


注释

  • 片石:小块的石头,形容自然的景致。
  • 丛花:指花丛,形容繁盛的花朵。
  • 庇身:遮蔽身心,自我保护。
  • 三径:指三条小路,暗示环境的幽静。
  • 千骑:指千名骑兵,形容主人势力强大。
  • 衡阳:地名,诗人期待从此地传来的消息。
  • 雁足书:指大雁带来的书信,古人常用候鸟传递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寄李衡州》是在诗人身处衡州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此时,诗人可能正经历人生的转折,渴望与友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与经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片石丛花画不如”直接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平淡,诗人用此句引入内心的感受,表明即使自然景色再美,也无法与心中的思念相比。接着,诗人提到“庇身三径岂吾庐”,显示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渴望,三条小径虽可庇护身心,但终究不是心灵的归宿。

在后两句中,诗人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主人千骑东方远”,这里的“千骑”不仅代表了朋友的地位与成就,也暗示了友人的远行,让诗人感到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唯望衡阳雁足书”,通过大雁的意象,表达了对消息的渴求,传递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自然意象与人情交融,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片石丛花画不如:自然风景不如心中思念的画面。
  2. 庇身三径岂吾庐:即使有小路可以避风遮雨,仍然不是归属之地。
  3. 主人千骑东方远:友人身处远方,拥有强大的势力。
  4. 唯望衡阳雁足书:只希望通过大雁的信件,传递我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风景与内心思念的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象征:大雁象征着希望与联系,传递着思念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孤独,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情谊的珍视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片石:象征自然的平凡与简单。
  • 丛花:代表着生命的绚烂与美丽。
  • 三径:暗示人生的选择与归宿。
  • 千骑:象征着朋友的成就与距离。
  • 雁足书:代表着思念与期待的信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片石丛花”意指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普通的自然景色
    C. 诗人的家
    答案:B

  2. “主人千骑”中“千骑”指的是:
    A. 朋友的财富
    B. 朋友的地位与势力
    C. 朋友的家族成员
    答案:B

  3.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传递思念?
    A. 信件
    B. 大雁
    C. 友人的回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描绘友人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权德舆的《寄李衡州》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权德舆更多的是对友人的情感寄托,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怀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表达方式和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权德舆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赠人 思山咏(一作郑遨诗) 偶题(一作郑遨诗) 题霍山秦尊师(一作郑遨诗) 题本竹观 题平盖沼 题北平沼 题空明洞 题鹤鸣山 赠将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杳沉 流风遗韵 行动坐卧 金字旁的字 杨叛儿 包含啰的词语有哪些 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值一钱 尸字头的字 角字旁的字 包含犒的词语有哪些 力倍功半 三定 笔匣 仗托 鬼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竹林之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