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6:11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
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晨和黄昏时分被诗魔所困扰,感受到菊花独特的韵律和气质。诗人用笔尖将菊花的美丽在霜降时刻描绘出来,嘴中含着菊花的香气对着明月吟唱。纸上写满了对菊花的怜惜和愁苦,然而谁又能理解这秋天的心情呢?自从陶渊明赞美菊花之后,历代的高风雅韵仍流传至今。
作者介绍: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曹雪芹的创作风格细腻、情感深邃,擅长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及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其生活困顿之际。诗中对菊花的赞美不仅显示了其高洁的品格,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
《咏菊》一诗,写得极为细腻而深刻。诗人在清晨与黄昏的交替中,感受到诗魔的困扰,似乎在表达自身创作的艰辛与孤独。菊花作为秋天的代表,象征着高洁、不屈和清雅。诗中“毫端蕴秀临霜写”一句,透过笔尖的描绘,将菊花的美与秋霜的冷艳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和对艺术的追求。此处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满纸自怜题素怨”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似乎在对无尽的秋愁进行倾诉,但又感到无人理解。在这一点上,曹雪芹把自己与菊花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
最后两句提到陶渊明,点明了菊花在诗歌中的传统地位,诗人不仅在继承这一传统,同时又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咏菊表达了作者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毫端蕴秀临霜写”中的“毫端”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诗人情感的关键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