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04:42
原文展示:
逐臭苍蝇岂有为,清蝉吟露最高奇。多藏苟得何名富,饱食嗟来未胜饥。穷寂不妨延寿考,贪狂总待算毫厘。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
白话文翻译:
追逐臭味的苍蝇岂能有作为,清蝉吟唱露水最为奇妙。过多积累苟且所得何以称富,饱食之后嗟叹仍不如饥饿。贫穷寂寞不妨碍长寿,贪婪狂妄总需细算毫厘。首阳山的翠色千年不变,好以冰壶祭奠来吊唁伯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是唐代诗人,其诗多以讽刺时弊、表达个人情怀为主。此诗通过对苍蝇、清蝉等意象的对比,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贪婪与清廉的对立,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徐夤对当时社会风气不满之时,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清廉高洁的向往和对贪婪行为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逐臭苍蝇”与“清蝉吟露”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贪婪与清廉的两种生活态度。诗中“多藏苟得何名富”一句,直接批判了不正当的财富积累,而“饱食嗟来未胜饥”则进一步强调了物质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后两句通过对首阳山和伯夷的提及,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贪婪与清廉的对比,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贪婪行为的批判,强调了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逐臭苍蝇”比喻的是什么? A. 高洁品质 B. 低俗、无价值的事物 C. 古代贤人 答案:B
“清蝉吟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低俗、无价值的事物 B. 高洁的行为或品质 C. 贪婪行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伯夷”是哪个时期的贤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古代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