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27
最高楼
作者:蒋敦复 〔清代〕
神女怨,三十六宫春。
暮峡渺行云。
青鬟覆额金钗重,
红楼吹梦玉箫频。
写鸾笺,题凤锦,
绘真真。
便万语千言心未毕。
纵万转千回唤肯出。
环佩影拜前身。
瑶坛曾注长生箓,
琼华合授上元文。
草同根,花并蒂,
两情亲。
神女在诉说怨愁,三十六宫里春意盎然。
暮色中的峡谷,云彩飘渺。
青色的发髻压着额头,金钗显得沉重,
红楼中梦境频频被玉箫的声响吹起。
写下鸾凤的信笺,题上凤的锦绣,
绘制出真实的情感。
即使有万语千言,心中仍未说尽。
纵然经历万转千回,如何能让情感流露?
环佩的影子在我面前拜倒。
瑶坛曾经注定了长生的符咒,
琼华共同授予了上元的文字。
草与根同生,花与蒂相依,
两情相近,亲如兄弟。
作者介绍:蒋敦复,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爱情、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高楼》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诗中通过层层意象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的“神女怨”引出一种愁思,彰显了诗人的情感基调。紧接着的“三十六宫春”则反映出宫廷的繁华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红楼吹梦玉箫频”,描绘出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玉箫的音色似乎在召唤着心灵深处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表现出一种对真情的执着与追求,尽管“心未毕”,这种未尽的情感恰恰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诗的最后两句“草同根,花并蒂,两情亲”,以自然之物的和谐比喻人间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真谛的理解。整首诗在清丽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尽管现实中充满了无奈与阻隔,但内心深处的情感依然真挚而坚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神女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草同根,花并蒂”这句诗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环佩影拜前身”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