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7:17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作者:张说 〔唐代〕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秋天景象,站在巴陵山上远望,湖面上的孤峰仿佛在水中漂浮。听说神仙是无法接触的,我的心情则随着湖水一起悠然自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闻道神仙不可接”出自古代道教文化,传达一种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而“心随湖水共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风清新自然著称。张说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富有情感,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友人梁六之际,地点在风景秀丽的洞庭山。诗人在送别之时,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这首《送梁六自洞庭山作》以洞庭湖的秋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巴陵一望洞庭秋”直接引入了诗的背景,展现出诗人站在巴陵山上,远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湖面如镜,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清新而惬意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见孤峰水上浮”,通过形象的描绘,诗人将孤峰与湖水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意境,似乎在传达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情感。孤峰的浮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这种孤独又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美。
“闻道神仙不可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渴望,然而这种神仙般的存在却是无法触及的。最后一句“心随湖水共悠悠”,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湖水的流动结合,表现出一种随和、宁静的心境。这句诗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精神。
整首诗行文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突出了一种宁静、悠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巴陵”指的是哪座山?
诗人“心随湖水共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闻道神仙不可接”中的“神仙”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