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4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46:39
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
清诗为题品,草木变芬菲。
谢女得秀句,留待中郎归。
便当勤鞭策,仆倦马亦饥。
段有侄女在密州。
南山上有美丽的景色,但无人欣赏,显得格外奇特。
清新的诗句值得品味,草木也因此变得芬芳迷人。
谢女写下了优美的诗句,留待中郎归来时欣赏。
因此我应该努力鞭策自己,虽然我已疲倦,马也饥饿。
段家在密州有位侄女在此。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又有细腻的情感,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诗写于苏轼在密州任职期间,正值其人生的低谷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文化生活的期待,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以南山的美丽景色为引子,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诗句的欣赏。诗的开头“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通过对比,展现了即使再美的景色如果无人欣赏,也会显得孤独和奇特。这种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诗人提到“清诗为题品,草木变芬菲”,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清新的诗句。这种将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手法,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诗歌的热爱。
“谢女得秀句,留待中郎归”,提到谢女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女性才华的欣赏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最后一句“便当勤鞭策,仆倦马亦饥”,表现了诗人不畏艰辛,努力向前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在困境中仍不放弃努力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便当勤鞭策”中的“鞭策”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谢女”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