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3:34
功利争先变法初,
典型独守老成余。
穷人未信诗能尔,
倚市悬知绣不如。
代北诸生渐狂简,
床头杂说为爬梳。
归来问雁吾何敢,
疾世王符解著书。
在功利和变法的初期,大家纷纷争先恐后,而我却仍然守着古老的成规。穷人们未曾相信诗歌能够有什么实用的价值,倒觉得把绣品挂在市上更能吸引眼球。北方的学生们渐渐变得狂妄,床头的杂谈就像是为了爬梳无聊的琐事。归来后问雁,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做这样的事情呢?我对世俗的王符感到厌倦,只想写书而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变革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是苏轼对当时社会风气变化的深刻反思。诗中展现出一种对功利主义的批判,诗人用“功利争先变法初”开篇,揭示了当时人们对利益的追逐和变法的热切追求。接着,苏轼通过对“穷人未信诗能尔”的描绘,表现了社会对文化和艺术的轻视,尤其是对于诗歌这一精神文化的无知与误解。
在描写代北学生的狂妄时,诗人以“渐狂简”来形容他们的行为,暗示了对当代学术风气的失望,觉得这些年轻人沉迷于浅薄的谈话,而忽视了真正的学问。最后,诗人以“归来问雁吾何敢”自问,表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表明了他虽有才华却无力改变世俗的苦闷。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深刻,感情真挚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功利”主要指什么?
A. 文化价值
B. 物质利益
C. 精神追求
D. 传统道德
代北的学生被描述为:
A. 博学多才
B. 狂妄轻浮
C. 追求理想
D. 志存高远
苏轼在诗中对世俗的态度是:
A. 赞同
B. 反对
C. 无所谓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洒脱的态度。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