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3:09
娟娟云月稍侵轩,
潋潋星河半隐山。
鱼钥未收清夜永,
凤箫犹在翠微间。
凄风瑟缩经纟玄柱,
香雾凄迷着髻鬟。
共喜使君能鼓乐,
万人争看火城还。
月光柔和地照在窗前,
星河潺潺地掩映着山峦。
渔船的灯火尚未熄灭,
凤箫的余音依然飘荡在青翠的山间。
凄冷的风萧瑟地拂过玄柱,
香雾缭绕着发髻,朦胧而迷人。
大家共同庆幸使君能奏乐,
万众争相观看火城归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广泛涉及山水、田园、咏怀等题材,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诗创作于苏轼任职地方官时期,诗中描写了夜晚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欢庆场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和谐社会的祝愿。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是一首描绘夜景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及对人生乐趣的体悟。开头两句“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光和星河的交融,给人以宁静和清幽之感。接下来的“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不仅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同时也暗含着渔民的生活与音乐的悠扬,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后四句则转向人们的欢庆场面,“凄风瑟缩经纟玄柱,香雾凄迷着髻鬟”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清冷与朦胧,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与怀念。而“共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则表现出人们的团结与欢乐,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苏轼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间美好的向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才能。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夜景与人们的欢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体现了乐观积极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凤箫”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是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