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时间: 2025-05-07 22:37:29

诗句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7:29

原文展示: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作者: 苏轼 〔宋代〕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白话文翻译:

我写的诗就像一匹生病的骏马,悲鸣着向衰败的野草哀诉。
可惜却有儿子是真正的骏马,一喷气就能将群马击倒。
调养气息不要急于吟咏,声名过早会招来嫉妒。
风和涛借助笔力,势头追逐孤云而去。
不如陶渊明的儿子,围绕着院子寻找梨和枣。
你看我这押韵的功力,已经胜过郊外和海岛的风景。

注释:

  • 病骥:生病的骏马,象征创作状态不佳。
  • 悲鸣:悲伤的鸣叫,表达诗人的心情。
  • 真骥子:真正的骏马,指优秀的子弟或人才。
  • :这里指的是喷吐气势。
  • 养气:指调养自己的气息和情绪。
  • 忌太早:早早成名容易招嫉妒。
  • 风涛:风和波涛,比喻外部环境的变化。
  • 陶家儿:指陶渊明的子女,陶渊明以隐居田园著称。
  • 押强韵:指在诗中押韵的技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自然,常以生活体验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他思考人生与艺术之际。诗中借助对比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状态的不满,同时对后辈的期望,展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病骥比喻自己创作的诗歌,表达了苏轼对自己诗作状态的自省与不满。通过对比“真骥子”,即年轻有为的后辈,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后辈的欣赏,更隐含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质疑。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中提到“养气勿吟哦”,这是对创作态度的反思,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成名,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接着,诗人以“风涛借笔力”来形容创作的灵感,如同自然的力量,显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与探索。最后,提到陶渊明的生活,强调了回归自然的优雅人生,呈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押韵等技巧,展示了苏轼高超的诗歌造诣。在意象上,诗中涉及的“骏马”“梨枣”等,富有生动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与自然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诗如病骥:自比生病的骏马,暗示诗作状态不佳。
  2. 悲鸣向衰草: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哀伤。
  3. 有儿真骥子:提及后辈的优秀,感叹世代更替。
  4. 一喷群马倒:形象生动,表现出后辈的卓越。
  5. 养气勿吟哦:劝诫自己不要急于求成,需修身养性。
  6. 声名忌太早:说明早成名可能招致嫉妒。
  7. 风涛借笔力:比喻创作灵感如同自然的力量。
  8. 势逐孤云扫:意在表达创作的自由与奔放。
  9. 何如陶家儿:提到陶渊明,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0. 绕舍觅梨枣:描绘一种闲适的田园生活。
  11. 君看押强韵:指向诗歌的技巧与艺术。
  12. 已胜郊与岛:表达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骄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诗作比作“病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如“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诗作的不满、对后辈的期望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然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骥:象征颓废与不安。
  • 衰草:寓意生命的无常与衰败。
  • 真骥子:代表年轻有为的后辈。
  • 梨枣:象征自然的丰饶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自比什么?

    • A. 鱼
    • B. 病骥
    • C. 鹰
  2. 诗中提到的“陶家儿”是谁?

    • A. 陶渊明
    • B. 陶宗仪
    • C. 陶弘景
  3. “养气勿吟哦”意在提醒什么?

    • A. 不要急于成名
    • B. 要多吟唱
    • C. 要多读书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
  • 李白《将进酒》:表现豪放不羁的个性。

诗词对比:

  • 苏轼与陶渊明的作品,前者更多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艺术的追逐,后者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情感表达与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和何议曹郊游诗二首 其一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诗 咏落梅诗 咏风诗 治宅诗 落日怅望诗 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 高斋视事诗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 同羁夜集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悒悒不乐 比权量力 目不忍视 耂字旁的字 无形无影 莺啼燕语 幾字旁的字 如痴如梦 包含嗟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帔巾 龙字旁的字 闹淫淫 捐忿弃瑕 包含恶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鼠屎汙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