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中寄魏衍

《雪中寄魏衍》

时间: 2025-04-30 15:30:09

诗句

薄薄初经眼,辉辉已映空。

融泥还结冻,落木复沾丛。

意在千山表,情生一念中。

遥知吟榻上,不道絮因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0:09

原文展示:

薄薄初经眼,辉辉已映空。
融泥还结冻,落木复沾丛。
意在千山表,情生一念中。
遥知吟榻上,不道絮因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雪的景象,轻薄的雪花刚刚飘落在眼前,光辉的雪映照在空中。融化的泥土又重新结冻,树木上的残叶又沾染了雪花。诗人的心思寄托在千山之上,情感在一瞬间悄然生起。遥远的吟榻上,他知道有风吹过,却不知道那是雪花飘落的缘由。

注释:

  • 薄薄:轻薄,形容雪花轻盈。
  • 辉辉:光辉,形容雪的反射光。
  • 融泥:融化的泥土,表示温暖的天气。
  • 落木:落下的树木,指的是秋冬季节树上的残叶。
  • 意在千山表:意念寄托在远方的山峦之上。
  • 情生一念中:情感在一瞬间产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孟坚,号东海,宋代诗人,著作等身,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方冬季,诗人因思念友人魏衍而作,借雪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通过“薄薄”和“辉辉”,将初雪的轻盈和明亮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融泥还结冻”,不仅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循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意在千山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千山代表着无尽的距离,而“情生一念中”则揭示了情感的瞬间生成。这种情感是深邃而真挚的。最后一句“遥知吟榻上,不道絮因风”,则是对友人魏衍的思念,通过想象友人在吟咏的场景,轻柔的雪花在风中飘落,似乎在传递着诗人的情感。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勾勒出冬日的萧瑟与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人生感悟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薄初经眼:诗人首次看到雪花,轻盈的雪花映入眼帘。
  2. 辉辉已映空:雪在阳光下闪耀,映照出空中的光辉。
  3. 融泥还结冻:温暖的泥土在雪的覆盖下又重新凝固,反映出冬季的寒冷。
  4. 落木复沾丛:树木上的残叶被雪花覆盖,象征着冬天的沉寂。
  5. 意在千山表:诗人的思念寄托在遥远的山峦之上。
  6. 情生一念中:一瞬间,情感在心中悄然生起。
  7. 遥知吟榻上:远方的好友在吟咏,似乎能够感知到他的存在。
  8. 不道絮因风:却不知那纷飞的雪花是因风所致,隐喻着不知情的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轻盈的絮,形象生动。
  • 拟人:雪花在风中飘落,仿佛有情有意,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雪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细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宁静,同时也隐含着孤独。
  • 千山:远方,代表着思念的距离。
  • 吟榻:诗人创作的地方,代表着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薄初经眼”是什么意思?

    • A) 描述雪的轻盈
    • B) 描述眼睛的疲惫
    • C) 描述冬天的寒冷
    • D) 描述诗人的思念
  2. 诗中“意在千山表”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人生的感悟
    •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陈师道的《雪中寄魏衍》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前者通过雪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后者则通过夜晚的河流表达孤独的情感,皆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真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桂殿秋 其五 法海寺 桂殿秋 其四 月子口 桂殿秋 其三 李村果园 桂殿秋 其二 少山 桂殿秋 劳山近区纪游 其一 丹山 桂殿秋 桂殿秋 冬夜有怀兄妹 桂殿秋 桂殿秋 春昼 桂殿秋 其二 花院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诵烈 未亡之人 桑间之咏 公车 尣字旁的字 新箍马桶三日香 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几将 迎刃冰解 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食为民天 厂字头的字 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破鼓乱人捶 神羊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