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4:14
原文展示:
柴门一延竚,暮色集四山。雨歇林蔼变,岁阴岚气寒。峰高看月上,巢昏迟乌还。游眺暂自适,裴回反长叹。幽思招隐作,怆恨南涧篇。羇怀定谁识,凄然独掩关。
白话文翻译:
柴门边久久站立,暮色笼罩着四周的山峦。雨停后林中的雾气变化,岁月的阴冷和山间的雾气带来寒意。站在高处看月亮升起,鸟儿归巢的黄昏时分。暂时自在地游览眺望,徘徊中却发出长叹。深沉的思绪引出隐逸之作,悲伤地回忆南涧的篇章。旅人的情怀有谁能理解,凄凉地独自关上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约1096-1148),字巨山,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或旅途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傍晚,作者站在柴门边,观察四周的山景和自然变化,引发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思和对旅途中孤独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旅途孤独感的抒发。诗中“柴门一延竚,暮色集四山”描绘了作者长时间站立在柴门边,观察四周山峦被暮色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雨歇林蔼变,岁阴岚气寒”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传达了岁月的阴冷和山间的寒意,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羇怀定谁识,凄然独掩关”直接抒发了旅人的孤独感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使诗歌的情感达到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旅途孤独感的抒发。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旅途中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