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时间: 2025-08-07 03:14:01

诗句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14:01

原文展示: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

白话文翻译:

当时我们分别时各自正值壮年,如今在南方重逢,两鬓已斑白。 羡慕你还能回来祭拜祖先的坟墓,这更让我归乡的梦萦绕在金山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分袂:分别。
  • 丁年:壮年。
  • 鬓已班:鬓发已斑白。
  • 觐:祭拜。
  • 丘陇:坟墓。
  • 金山:可能指某地名或象征性的地点。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在南方与旧友重逢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祭祖的羡慕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诗中“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人生的变迁。而“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羡慕。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当时分袂各丁年”,回忆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第二句“南国相逢鬓已班”,描述了重逢时的景象,鬓发斑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 第三句“羡子还来觐丘陇”,表达了对友人能归乡祭祖的羡慕。
  • 第四句“益令归梦绕金山”,进一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金山可能是诗人故乡的象征。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分袂”与“相逢”,“丁年”与“鬓已班”,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使用了象征手法,如“金山”象征故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分袂:分别的意象,象征着离别。
  • 丁年:壮年的意象,象征着青春。
  • 鬓已班:衰老的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觐丘陇:祭祖的意象,象征着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
  • 金山:故乡的意象,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分袂”一词的意思是? A. 分别 B. 相聚 C. 问候
  2. “鬓已班”描述的是? A. 头发乌黑 B. 头发斑白 C. 头发稀疏
  3. 诗中的“金山”最可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故乡 C. 山峰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嵲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但张嵲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行杯 南歌子 定风波 遐方怨 思越人 玉蝴蝶 何满子 定西番 杂曲歌辞。杨柳枝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中流一壶 包含酝的词语有哪些 翼翼小心 神人共愤 降妖除怪 包含耕的成语 阴干 二字旁的字 磕膝盖 枵腹从公 羊字旁的字 笑而不答 齒字旁的字 胡诌乱扯 轻傲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