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09
八关僧房遇雨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
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
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
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在明亮的窗前脱下鞋子坐下,偶尔在晴天也显得更加舒适。
池塘上忽然吹来一阵风,斜斜的雨水洒满了高高的墙壁。
深深的松树隐含着岁末的气息,幽静的鸟儿在白昼中静立。
世事尚未结束,焚香来驱散今夜的孤寂。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履常,号默斋,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五十年代,致力于诗歌创作,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观察。
创作背景:
《八关僧房遇雨》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在某次出行中,偶然遇到雨水,坐在僧房中,通过此情此景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雨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八关僧房遇雨》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作,通过描绘雨中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的结构紧凑,意象鲜明,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开篇“脱履坐明窗”,便创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在雨中静坐的悠然自得。而后“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环境的静谧,雨水似乎将世间的喧嚣隔绝开来。
在“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中,诗人通过深松和幽鸟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宁静的主题,岁末的气息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而幽鸟的静立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最后,诗句“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将诗人的内心活动带入高潮,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焚香不仅是对内心静谧的渴望,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思考,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诗人通过雨中的宁静与孤独,思考世事的复杂,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幽鸟”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焚香”来破除____的寂静。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是相互独立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