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9:32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书如嘉肴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厘。
子不见刘勰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
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这本书就像美味佳肴,需要用心领会其真意;那些只会空谈历史的人,实在是太过肤浅。
百年之中能有几个人能够挂上牛角(指荣誉或成就),而如今急于赶制的事情却纷纷而至。
柳氏文风如今已经没有什么遗留下来的,难道可以忍耐那些言行相悖的事情吗?
这本书真是群玉汇聚的殿堂,所涉及的事情和辞藻丝毫没有遗漏。
难道你没见到刘勰的书成为了重要的标准吗?这不仅仅是让人感到头痛的问题。
我偶然在车前询问沈公,果然与梦中所见的先圣相符。
两首诗的写作让我感到春意盎然,从今以后我会珍惜这份灵感。
因此可以整理并献给皇帝,注解也不需要烦扰五位大臣。
陈与义,字仲明,号岳阳,宋代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怀,融合了现实与理想。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古典文学的重视与追求,诗人在书法与文学的探讨中,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对古人作品的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深厚情感和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怀。诗的开头以“书如嘉肴”形象地说明了书籍的重要性,强调读书要用心去领悟其深意,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学的尊重。接下来,诗人以“牛角”象征成就,表达出对历史的思考,似乎在感叹当今文人对历史的轻视与肤浅,构成了对比。
诗中提到的“群玉府”则进一步指出这本书的珍贵,显示出诗人对文学作品细致入微的态度。而引用刘勰的论述,强调了文学的标准和价值,使诗的深度与广度兼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创作的热情和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学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书籍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和文人精神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熟虑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文人精神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将书籍比作什么?
诗人提到的“牛角”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沈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