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0:10
诗词名称: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往昔在午桥上饮酒的情景,
那时坐在一起的多是豪杰英才。
长长的河流在月光下静静流淌,
杏花的稀疏影子里,
悠扬的笛声一直吹到天明。
二十多年就像一场梦,
尽管我此刻身在这里,仍然令人惊讶。
我闲暇时登上小阁,欣赏新晴的景色。
古今多少事情,
渔歌在三更时分响起。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9-1118),字仲明,号白崖,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历史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人生回首之际,感慨往昔的游乐和时光的流逝,背景中可能有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夜晚独自登阁,回忆起曾经与豪杰朋友们一起饮酒的快乐时光,展现出一种对往昔岁月的珍视。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午桥”回忆起与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豪情万丈的氛围。接着,诗人用“长沟流月”描绘出夜晚静谧的景象,既有自然的美,也有心境的宁静。
“二十余年如一梦”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人生宛如一场梦,令人惊异的是,尽管身处此时此地,过往的影像却历历在目。诗的结尾处,诗人再次登阁,望着新晴的美景,感慨古今变化,渔夫的歌声在夜深时分更显得清晰,传达出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
这首词不仅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诗人回忆起昔日与朋友在午桥上饮酒的情景,朋友们都是豪杰之辈,展现出当时的欢乐和交游的风采。
长沟流月去无声。
通过“流月”,诗人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静悄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杏花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朦胧,悠扬的笛声伴随着夜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意境。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这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二十余年的经历宛如一场梦,现实中的自己却仍在此处令人惊异。
闲登小阁看新晴。
诗人闲适地登上小阁,欣赏眼前新晴的美景,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最后一句引出对历史的思考,无论古今,生活中的点滴都在渔歌中回响。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杏花常被视为春天与美好的象征,而渔歌则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自然的融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午桥”主要代表什么?
A. 自然风光
B. 过往友谊
C. 社会变迁
D. 人生哲学
诗中“二十余年如一梦”的含义是?
A. 对生活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现实的逃避
诗中的“渔唱”代表了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乡村的生活
C. 诗人的孤独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