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0:54
鸟语知公乐,晴山及我游。
尽排物外事,拚作酒中浮。
菊蕊离双鬓,林声隐四愁。
骚人例喜赋,政自不关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日郡圃中的悠闲心情。鸟儿的鸣叫让我知道您很快乐,晴朗的山景伴我游玩。将外界的烦恼抛诸脑后,尽情享受酒中的乐趣。菊花的花蕊与我的白发分开,树林的声音隐含着我心中的忧愁。骚客们通常喜欢赋诗,而我对此政事并不关心,只想享受这秋日的宁静。
作者介绍:陈与义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他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常常因对官场的失望而选择隐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日,作者在郡圃游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诗中渗透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思。
这首诗通过鸟语、晴山、菊花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的赞美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首句“鸟语知公乐”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和谐,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接下来的“晴山及我游”更是将个人的游玩与自然风光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尽排物外事”一句,诗人将世俗烦恼一并抛开,选择在酒中寻求快乐,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洒脱。而“菊蕊离双鬓”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用菊花的绽放与自己的白发形成对比,感慨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政事之中,但内心却不被世俗羁绊,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
整首诗流畅、自然,富有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与安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菊蕊离双鬓”),拟人(“鸟语知公乐”),对仗(如“尽排物外事,拚作酒中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和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以及对世俗事务的超然,传达出一种宁静、悠闲的人生哲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