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2:06
冠豸取能触,佩剑取能割。
饮酒移气体,我亦嗜清辣。
举白欲下咽,丹腑已通达。
温温坎离间,正气自旋斡。
於焉养真男,险语犯天闼。
千锺建太平,岂徒为消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和对友人赠酒的感激之情。诗人以“触”和“割”来比喻冠和剑的用途,接着谈到饮酒对身体气息的调节,自己也喜欢清新辛辣的酒。举杯欲饮,酒液顺喉而下,身体的内脏也因此变得通畅。温暖的气息在身体中流转,正气自然旋转流动。在这样的状态下养成真正的男子气概,哪怕有些冒险的言语也不怕触犯上天。千钟美酒的存在,不仅是为了消渴,更是在追求一种太平的生活。
作者介绍: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鹤山,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清新的意象受到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友人赠酒之际,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饮酒文化的热爱。在宋代,饮酒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交活动,诗中对酒的描述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开头用“冠豸取能触,佩剑取能割”引入饮酒的主题,暗示饮酒不仅是身体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接着,诗人通过“饮酒移气体,我亦嗜清辣”表达了自己对酒的喜好,清新辛辣的酒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诗中提到“丹腑已通达”,表现了酒对身体的调节作用,喝酒不仅是为了消渴,更是为了养生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最后一句“岂徒为消渴”更是升华了主题,强调了饮酒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一种美好生活的状态,借酒抒怀,表达对人生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饮酒的乐趣与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饮酒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精神上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冠豸”象征什么?
A. 荣华富贵
B. 友情
C. 生命
D. 战斗
诗人喜欢的酒是怎样的?
A. 苦涩
B. 清新辛辣
C. 甜腻
D. 淡薄
诗中提到的“千锺建太平”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丰盈的生活
B. 对未来的迷惘
C. 对战争的渴望
D. 单纯的消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冯时行的这首诗更强调饮酒的社交与情感,李白则更侧重饮酒的豪情与放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酒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