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9:09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
不矜南宫贵,只向东山看。
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午时松轩夕,六月藤斋寒。
玉珮罥女萝,金印耀牡丹。
山蝉上衣桁,野鼠缘药盘。
有时披道书,竟日不著冠。
幸得趋省闱,常欣在门阑。
何当复持衡,短翮期风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丞相的幽居生活。身居高位,他与百官共事,曾两次在朝廷任职。功名如同云雷般高不可攀,辅佐明主,安定天地。他不以南宫的荣华富贵自夸,反而向往东山的自然风光。居所占据了凤城的胜地,窗外可见宽广的云岭。午后在松树下,傍晚于藤架前,六月的斋房却显得寒冷。美玉挂着女萝,金印辉映着牡丹。山蝉在屋檐上鸣叫,野鼠在药盘旁游走。偶尔披开道书,整日不再戴冠。幸运的是能在朝廷中出入,常常在门口欣喜等待。何时才能重拾权衡之器,展翅高飞?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号青莲居士,生于703年,卒于770年。他以边塞诗而闻名,作品多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边疆的生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该诗创作于岑参居住在东斋时,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在当时,政治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使得许多文人感到迷茫,岑参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岑参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丞相的高位与权力,接着转向自然的美景,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挣扎。诗中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还有对官场生活的冷静观察与反思。尤其是在“有时披道书,竟日不著冠”一句中,诗人通过自己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由与安宁的追求。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示了岑参高超的艺术技巧。他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给人以深思。诗中多次提到的“松”、“藤”、“玉珮”等意象,既有自然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对清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
不矜南宫贵,只向东山看。
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午时松轩夕,六月藤斋寒。
玉珮罥女萝,金印耀牡丹。
山蝉上衣桁,野鼠缘药盘。
有时披道书,竟日不著冠。
幸得趋省闱,常欣在门阑。
何当复持衡,短翮期风抟。
这首诗传达了对官场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泊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承载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中的“丞相”指的是哪个官职?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何当复持衡”中“衡”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