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台·清明应制

《三台·清明应制》

时间: 2025-04-26 11:28:33

诗句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

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

散翠烟、飞入槐府。

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33

原文展示: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白话文翻译:

看到梨花在夜月下初绽,海棠花在晨雨中半含。内苑的春光已经悄然溜过青门,御沟的水涨得可以潜通南浦。东风轻柔,细柳低垂,像金色的丝缕。远望凤阙,既不是烟也不是雾。好时代中,朝野欢声一片,九陌之上太平的箫鼓声此起彼伏。忽然,莺儿百转千回,断续啼鸣;燕子飞来飞去。近处绿水台榭映衬着秋千,斗草的游女成双成对。糖香四溢,酒冷的踏青路上。恰好暗自识得夭桃朱户。向晚时分,马儿奔驰,雕鞍闪亮,醉意中惹得花飞絮乱飞。正是轻寒轻暖,时光悠悠,半阴半晴的云层渐沉。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已到三分佳处。清明时节看汉宫点燃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的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注释:

  • 梨花:指的是梨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海棠:海棠花,常象征美丽和温柔。
  • 内苑:指皇宫的内部花园。
  • 青门:古代宫廷中的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御沟:指皇宫内的水道。
  • 凤阙:指皇宫的高楼,象征权力和地位。
  • 九陌:指城市的街道。
  • 斗草:一种古代的游戏,寓意轻松愉快的生活。
  • 清明:指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俟咏,字子渊,号竹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优美,常以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相结合,展现出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

创作背景:

《三台·清明应制》创作于清明节期间,正值春天,诗人以清明时节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盛世太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三台·清明应制》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清明节气氛的古诗,诗人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对春光的热爱和对社会安宁的期待。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梨花、海棠等花卉在春雨和月光下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内苑的春光、御沟的水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转向了社会的景象,提到了“好时代朝野多欢”,暗示了当时政治的稳定与繁荣。诗中“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动与活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踏青的场景,通过“斗草聚双双游女”,表现了人们在春日里欢聚的情景,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望。诗人通过对清明节的描写,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梨花初带夜月:描绘梨花在月光下的初开,展现春天的美丽。
  2. 海棠半含朝雨:海棠花沾着晨雨,增添了春天的柔美。
  3.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春光已经悄然透过了宫廷的门,象征春天的来到。
  4. 御沟涨潜通南浦:御沟的水涨满,暗示着春天的生机。
  5.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东风轻柔,细柳低垂,像金色的丝缕,传达春意。
  6. 望凤阙非烟非雾:远望宫阙,清晰可见,象征着政治的清明。
  7. 好时代朝野多欢: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朝廷和百姓都欢欣鼓舞。
  8. 遍九陌太平箫鼓:街巷中传来太平的音乐,描绘和谐的社会景象。
  9. 乍莺儿百啭断续:莺鸟的鸣叫断续,增添春天的生动。
  10. 燕子飞来飞去:燕子在空中飞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11.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描写绿水和台榭,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12. 斗草聚双双游女:游女们在草地上聚会,生动地表现春日的欢愉。
  13.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踏青路上,香甜的糖水和冷酒,表现春游的乐趣。
  14. 会暗识夭桃朱户:暗中识得夭桃的朱色门,增添几分幽默。
  15. 向晚骤宝马雕鞍:夕阳下,马儿急驰,展现动感。
  16. 醉襟惹乱花飞絮:醉意中,花瓣与飞絮相伴,展现春意盎然。
  17. 正轻寒轻暖漏永:春寒与暖交替,表现季节的变化。
  18. 半阴半晴云暮:半阴半晴的天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19.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清明时节,正是试新妆的日子,表现传统习俗。
  20. 岁华到三分佳处:岁月已到三分之美,暗示春光正好。
  21.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清明时节,人们点燃蜡炬,表现传统文化。
  22. 散翠烟飞入槐府:袅袅的烟雾飞入槐府,增添了诗的意境。
  23. 敛兵卫阊阖门开:大门开启,象征着开放与自由。
  24. 住传宣又还休务:传令暂停,表现春日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垂金缕”,将柳枝比作金丝,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莺儿百啭”、“燕子飞来飞去”赋予鸟儿生命,增加活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梨花:象征春天的到来,纯洁美好。
  2. 海棠:温柔与柔美的象征。
  3.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生机与活力。
  4. 凤阙: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5. 莺燕:象征春天的生动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卉有哪些?

    • A. 桃花
    • B. 梨花
    • C. 海棠
    • D. 菊花
  2. “乍莺儿百啭断续”中,“莺儿”是指哪种鸟类?

    • A. 燕子
    • B. 黄鹂
    • C. 莺
    • D. 百灵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战争的悲痛
    • C. 对秋天的怀念
    • D. 对冬天的描述

答案:

  1. B,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春草的描写,抒发离别的伤感,与《三台》中的春光景象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此内容为对《三台·清明应制》的全面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更漏子·背江楼 马嵬驿 春日野行 碌碌古词 宿云际寺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更漏子·相见稀 七夕 宿沣曲僧舍 题僧泰恭院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姱容修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丨字旁的字 极天蟠地 椎肤剥体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草字头的字 有问必答 张世杰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髟字旁的字 病笃乱投医 管宁割席 包含饶的成语 穷里空舍 乛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粤汉铁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