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入山晓行

《入山晓行》

时间: 2025-05-06 01:57:04

诗句

竹舆随径转,萝薜挂烟霄。

石险偏横树,溪回屡渡桥。

雾收方见日,云聚即成潮。

潇洒红尘外,青山认寂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04

原文展示:

竹舆随径转,萝薜挂烟霄。
石险偏横树,溪回屡渡桥。
雾收方见日,云聚即成潮。
潇洒红尘外,青山认寂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晨行山中所见的风景。竹舆在小路上蜿蜒而行,藤萝悬挂在空中,似乎触及云霄。险峻的石头与树木交错,溪水弯曲反复渡过桥梁。雾气散去后,太阳才显露出来,云层聚集则形成潮水的景象。身处这宁静的山林之外,远离尘世的喧嚣,青山在此显得格外孤寂而清幽。

注释:

  • 竹舆:竹制的车,古人常用竹子做车架,轻便而灵活。
  • 萝薜: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生长在树木或岩石上,常用来形容自然的繁茂。
  • 石险:形容石头的险峻。
  • 溪回:溪水曲折延伸,形象地描绘了山间小溪的流向。
  • 雾收:雾气散去,天气转晴。
  • :这里指代云层的聚集,给人一种气势如潮的感觉。
  • 潇洒:形容心境的洒脱,也可以理解为超然物外。
  • 寂寥:孤独而空旷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鋡,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心中的情感,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山林间,目睹自然之美时。与当时的文人追求自然、寄情山水的风潮相符合,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入山晓行》是一首描绘山中晨景的诗,展现了清晨山林中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用“竹舆随径转”开篇,立即引入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山林场景,轻快的竹舆在小路上转动,仿佛让人感受到清晨的清新空气和宁静的氛围。同时,诗句中提到的“萝薜挂烟霄”,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接下来的“石险偏横树,溪回屡渡桥”则进一步交织出山中险峻的地形和溪水的曲折流动,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既险峻又美丽的山水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而“雾收方见日,云聚即成潮”则描绘了天气的变化,雾气散去后的阳光以及聚集的云层,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韵律与变化。最后两句“潇洒红尘外,青山认寂寥”则将整首诗推向一个更为深刻的哲理层面,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洒脱心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通过生动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红尘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舆随径转:描写了竹制小车随着小路蜿蜒而行,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2. 萝薜挂烟霄:藤萝在空中悬挂,仿佛与云霄相连,表现了自然的生动和繁茂。
  3. 石险偏横树:描述了山石的险峻与树木的错落有致,体现出山林的复杂与多样。
  4. 溪回屡渡桥:溪水弯曲多次,需要渡过许多桥梁,表现出山中的曲折与幽静。
  5. 雾收方见日:雾气散去后,阳光显露,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与希望。
  6. 云聚即成潮:云层的聚集如潮水般汹涌,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7. 潇洒红尘外: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洒脱与自在,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8. 青山认寂寥:青山在此显得孤寂,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聚即成潮”,将云层的聚集比作潮水,增强了自然场景的动感。
  • 对仗:如“竹舆随径转,萝薜挂烟霄”,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拟人:如“青山认寂寥”,赋予青山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意象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舆:象征自然、轻松的旅行。
  • 萝薜:象征生命力与自然的繁茂。
  • 石险:象征自然的险峻与挑战。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雾与日:象征清晨的转变与希望。
  • 青山:象征孤独、宁静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舆随径转”中的“径”指的是什么?

    • A. 小路
    • B. 大路
    • C. 山谷
    • D. 城市
  2. “雾收方见日”中的“方”意思是什么?

    • A. 才
    • B. 方向
    • C. 平方
    • D. 方法
  3. 诗中表达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 B. 对自然的向往与超脱
    • C. 对城市生活的追求
    •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鋡的《入山晓行》更侧重于晨行的动态描写,而王维则通过静谧的秋夜表达了隐逸的情怀。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表现》
  • 《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君子有所思行 驾言出北阙行 班婕妤 东武吟行 梁甫吟 太山吟 櫂歌行 饮马长城窟行 折扬柳行 塘上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超乎寻常 罪款 萧然物外 一指蔽目 不动声色 识窟 相乱 包含瞒的词语有哪些 黄皮寡瘦 闲篇 包含巨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微脉 手字旁的字 分开头的成语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