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时间: 2025-04-26 06:37:56

诗句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56

原文展示: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凉爽的夜晚,霜气弥漫,月亮高悬在中元节的夜空中,街道上灯光明亮。小孩子们争着用清荷叶玩耍,犹如万点银花在火焰般的城市中闪烁。

注释:

字词注释:

  • 凉生:指凉爽的气息产生。
  • 霜气清:霜气清新,形容秋天的清冷。
  • 中元月: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称鬼节,夜空中明月的象征。
  • 九衢:指城市的街道,这里指长安的街道。
  • 竞把:争着去拿、玩。
  • 清荷叶:指的是清晨的荷叶,象征洁净。
  • 万点银花:比喻闪烁的灯火。
  • 散火城:形容城市灯火辉煌,似火焰般闪烁。

典故解析:

  • 中元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常与祭祀有关,诗中提到的“月上九衢”则暗示着节日的热闹与祥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庞垲(1640-1707),字廷璞,号秋水,清代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元节期间,反映了诗人对节日的热情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长安的繁华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

诗歌鉴赏:

这首《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清冷而又热闹的中元节夜晚。诗的开头“万树凉生霜气清”描绘了一个清爽的秋夜,霜气的清新与凉意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接着“中元月上九衢明”,通过月亮的明亮照耀,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诗人用“九衢”指代长安的繁华街道,暗示了人们在这个节日中欢庆的情景。

下半部分“小儿竞把清荷叶”,则将视角转向孩子们的嬉戏,清荷叶象征着纯洁与童趣,孩子们的竞争和玩耍展现了生活的活力与乐趣。最后一句“万点银花散火城”,用“银花”来形容灯火,展现了长安夜晚的繁华与热闹,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

整首诗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既有清静的夜晚,又有节日的喧闹,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树凉生霜气清:描绘霜气清冷的秋夜,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中元月上九衢明:中元节的月亮照耀着长安的街道,象征着节日的辉煌与繁华。
  3. 小儿竞把清荷叶:孩子们争着玩荷叶,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童趣。
  4. 万点银花散火城:灯火如同银花般闪烁,展现了长安夜晚的热闹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点银花”,将灯光比作银花,生动形象。
  • 对仗: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清新与节日的热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纯真童趣的怀念,展现了长安的繁华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气:象征秋天的清冷,代表自然之美。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寄托对亲人的祝福。
  • 荷叶:象征纯洁和童趣,代表孩子们的无忧。
  • 银花:象征灯火辉煌,代表节日的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中元”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七夕节
    • D. 中元节
  2. 诗中提到的“万点银花”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花朵
    • B. 灯火
    • C. 雪花
    • D. 星星

答案:

  1. D. 中元节
  2. B. 灯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庞垲的这首诗更注重表现节日的喧闹与生活气息,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月亮的独自欣赏,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晚晴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十一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 失题 次韵秦少章蜡梅 秋日杂兴 三月三日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 薙草 春日即事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士服 包含裙的成语 阻截 漠然置之 鹿字旁的字 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一不拗众 轩轩甚得 艸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通驿 辛艰 里结尾的成语 五花骢 天步艰难 黔驴之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