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食

《寒食》

时间: 2025-07-27 04:17:56

诗句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4:17:56

原文展示:

寒食
郑刚中 〔宋代〕

江乡时节逢寒食,
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
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
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
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
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
都为老来无笔力。


白话文翻译:

在江乡的时节恰逢寒食节,
花虽凋落却并未减去春天的色彩。
岭南地区能有多少花呢,
在寒食时节扫去春天的痕迹。
花多花少与我无关,
春去春来我都觉得可惜。
柴门外风雨萧瑟,小庭院寒意逼人,
无奈池塘里烟草依旧碧绿。
想用诗句来排解心中的愁苦,
眼中的万象我都觉得熟悉。
欢喜地应接而来已无暇顾及,
都是因为年老时力不从心。


注释:

字词注释:

  1. 寒食:古代节日,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
  2. 江乡:指江边的乡村。
  3.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地区,气候温暖。
  4. 扫春迹:扫去春天的痕迹,意指春天的结束。
  5. 柴门:指木柴制成的门,常见于小庭院。
  6. 烟草碧:烟草的颜色青翠,形容池塘边的景象。
  7. 穷愁:困扰心中的烦恼。

典故解析:

寒食节的习俗源于春秋时期,为纪念介之推。此节日与春天的结束相联系,诗中提及的寒食节反映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寒食节期间,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内心的愁苦。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寒食》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江乡的春景时,深刻地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以“江乡时节逢寒食”引入,点明了时间的节点,寒食节是一个充满纪念意味的日子,诗人用“花落未将春减色”表达了即使花朵凋零,春天的精神仍在。这种积极的态度为后面的伤感情绪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岭南能有几多花”则表现出对春天的珍惜,尤其是岭南地区的美景,似乎在问春天的花朵还有多久可以欣赏。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

“欲将诗句慰穷愁”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挣扎,虽然生活中的烦恼无法逃避,但通过诗歌的表达,诗人试图找到一种解脱。最后的“都为老来无笔力”则流露出岁月的无情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及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乡时节逢寒食:背景设定,说明时间和地点。
  2. 花落未将春减色:即使花落,春天的气息仍在。
  3. 岭南能有几多花:对春天花开的渴望与珍惜。
  4. 寒食临之扫春迹:寒食节来临,象征春天的结束。
  5. 花多花少非我事:对花的多少不在乎,重在心境。
  6. 春去春来亦堪惜:对春天的流逝感到惋惜。
  7. 柴门风雨小庭寒:描绘小庭院的寒冷与孤寂。
  8. 无奈池塘烟草碧:池塘的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9. 欲将诗句慰穷愁:想以诗歌来舒缓烦恼。
  10. 眼中万象皆相识:万物皆熟悉,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
  11. 欣然应接已无暇:对外界的热情回应,却感到无力。
  12. 都为老来无笔力:因年老而感到无能为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花落比喻春天的流逝。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给予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使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食:象征着传统节日与自然的联系,带有怀旧色彩。
  2.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3. 柴门: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4. 池塘烟草: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介之推
    C. 屈原

  2. 诗中“花多花少非我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的喜爱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时间的珍惜

  3. 诗人用什么方式试图缓解内心的愁苦? A. 写信
    B. 画画
    C. 写诗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郑刚中的《寒食》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而郑刚中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蜀门 乐津店北陂 自淮中却赴洛途中作 咏德上韦检察(即韦相皋之弟也,名纁) 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 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 建溪行待陈诩(予先发福州,陈续发,中路待之不得)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一作御沟新柳) 秋夜寄僧(一作秋夜寄弘济上人) 塞上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纳屦踵决 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吮墨舐毫 刀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漱流枕石 由委 妍洁 旁求博考 须生 鼓字旁的字 七足八手 章然 弓字旁的字 堑山堙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