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缕曲三首 其三

《金缕曲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1:03:08

诗句

说与天知道。

问因甚、故人散雪,文人宿草。

此客居然求马骨,权当千金赋稿。

还怅望停云八表。

中有屋梁残月在,便零笺、没字都堪宝。

何况是,古时调。

九州未恨交游少。

只怕对茫茫尘海,无端啼笑。

似此高歌同患难,元白真教压倒。

从过后思量忒好。

烽火关山如梦里,念生平、我亦悲而啸。

铅样泪,不能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3:08

原文展示:

金缕曲三首 其三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白话文翻译:

告诉上天吧,问是什么原因人们像雪一样散去,文人们在草地上宿营。这位客人居然想要马骨,权当千金的赋稿。更让我惆怅的是那停滞的云彩,八方孤独,屋梁上残月高挂,连那零散的纸张上没字的内容也显得珍贵。何况是,古时的曲调。九州大地上未曾怨恨交游少,只怕面对茫茫尘海,无缘无故地啼笑。像这样的高歌同患难,元白的诗句真是让人折服。经过这些思量,回想起来实在太好了。烽火关山宛若梦中,念及我一生也曾悲啸。铅样的泪水,无法清扫。

注释:

  • 金缕曲:一种古代词牌名,常用于抒发情感。
  • 马骨:指马的骨骼,象征一种稀有的文笔或才华。
  • 屋梁残月:形容月光在屋梁上照耀,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铅样泪:比喻泪水沉重,无法拭去心中的忧伤。
  • 元白:指元稹和白居易,两位著名的唐代诗人,常被并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友情及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其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思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说与天知道”引入,仿佛是在向宇宙倾诉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诗中对“马骨”的追求,不仅是对才华的渴望,也象征着对成功和价值的追求。而“停云八表”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孤独感,诗人似乎在感叹世事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淡薄。

词中提到的“九州未恨交游少”,表达了一种对时代交游稀少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在社交上的困惑与失落。接下来的“无端啼笑”则是对人生苦乐的无奈描绘,诗人感受到在茫茫人生海洋中,欢笑与哭泣交织,无法自已。整首词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说与天知道”:向上天倾诉自己的心声,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2. “问因甚故人散雪”:人如雪般散去,暗指友情的消逝。
  3. “文人宿草”:文人漂泊无定,表明诗人对文人境遇的同情。
  4. “此客居然求马骨”:暗示对才华的渴求。
  5. “权当千金赋稿”:把这份渴求当作千金的代价,表现出对文才的重视。
  6. “还怅望停云八表”:抒发对孤寂的惆怅。
  7. “中有屋梁残月在”:描绘出寂静的环境,增添了孤独感。
  8. “便零笺没字都堪宝”:即使是无字的纸张也显得珍贵,象征着对记忆的珍惜。
  9. “何况是,古时调”:古调的美好,让人怀念。
  10. “九州未恨交游少”:反映对人际关系的遗憾。
  11. “只怕对茫茫尘海,无端啼笑”: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 “似此高歌同患难”:高歌与朋友共度苦难,表现出友情的珍贵。
  13. “元白真教压倒”: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才让人折服。
  14. “从过后思量忒好”:对往事的回忆充满感慨。
  15. “烽火关山如梦里”:战争与离别如梦般虚幻。
  16. “念生平我亦悲而啸”: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到悲伤。
  17. “铅样泪,不能扫”:沉重的泪水无法抹去心中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眼泪比作铅,强调其沉重。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停云”。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友情、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时代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友情的脆弱与短暂。
  • 马骨:象征着才华与成功的渴求。
  • 残月:象征孤独、遗憾与对过去的怀念。
  • 铅样泪:象征沉重的悲伤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马骨”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才华
    C. 友谊

  2. “九州未恨交游少”的意思是什么? A. 人际关系稀少而不满
    B. 人际关系稀少却无所谓
    C. 人际关系丰富

  3. 诗中提到的“铅样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易顺鼎的《金缕曲三首 其三》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前者更多地聚焦于友情的流逝,后者则侧重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提供清代诗人的作品和背景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诗词的解读与分析方法。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别子瞻 游龙瑞官次程公韵 游仙二首 其一 燕觞亭 雷阳书事 次韵夏侯太冲秀才 春日杂兴十首 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春日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租借地 广字头的字 车字旁的字 刘毅答诏 冥征 积日累劳 灰蝶 青云直上 包含伟的词语有哪些 坐不重席 二字旁的字 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仰荷 虫字旁的字 包含堑的词语有哪些 不雌不雄 三点水的字 上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