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缕曲

《金缕曲》

时间: 2025-05-08 01:36:06

诗句

客梦堪凄切。

夜乌啼、城沙一白,有霜无月。

昨醉分明红烛院,两道琼牙银拨。

停十二、水仙罗袜。

那问个人茆屋底,亸退红、衫薄眉青结。

背灯影,语呜咽。

杜鹃飞散黄莺歇。

剩缡褷、雕笼病翠,尚容调舌。

柳絮风颠三月尽,滚得春痕如雪。

便愁也、与枝同折。

天未成波河未涸,漫逢人、便把情轻说。

香烬后,鼎才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6:06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姚燮 〔清代〕

客梦堪凄切。夜乌啼城沙一白,有霜无月。昨醉分明红烛院,两道琼牙银拨。停十二水仙罗袜。那问个人茆屋底,亸退红衫薄眉青结。背灯影,语呜咽。杜鹃飞散黄莺歇。剩缡褷雕笼病翠,尚容调舌。柳絮风颠三月尽,滚得春痕如雪。便愁也与枝同折。天未成波河未涸,漫逢人便把情轻说。香烬后,鼎才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凄凉感受。夜晚,乌鸦在城市的沙土上啼叫,天上没有月光,只有霜白的景象。昨天醉酒后,清晰地记得在红烛的院落里,两道洁白的牙齿显露着。停下脚步,穿着水仙花图案的罗袜。有人在茅屋底问我,轻轻脱去那件薄红的衣衫,眉目间透出一丝忧愁。背对灯光,轻声低语,似在呜咽。杜鹃鸟飞散,黄莺也已歇息。剩下的装饰在雕花笼中显得病态,而我仍能调动舌头。柳絮随风飞舞,三月时光已尽,春天的痕迹如雪般消逝。心中的愁苦也与枝头一同折断。天还未成波,河水尚未干涸,偶然遇到人便轻声细语诉说情感。香烛熄灭后,鼎仍在温热。

注释:

  • 堪凄切:感到非常凄凉。
  • 夜乌啼:夜晚乌鸦啼叫,寓意孤独与哀伤。
  • 琼牙银拨:形容洁白的牙齿像玉石般光滑。
  • 水仙罗袜:指的是穿着水仙花图案的袜子,象征女性的优雅。
  • 薄眉青结:形容眉毛细长而美丽,带有淡淡的忧愁。
  • 语呜咽:轻声低语,像在哭泣。
  • 柳絮风颠:形容柳絮随风而动,象征春天的流逝。
  • 天未成波:天还没有波动,暗示未到忧愁的极点。
  • 鼎才热:指香烛刚刚熄灭,保持着余温,象征温情未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40-约1700),字天锡,号秋水,清代词人,擅长词曲,尤其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金缕曲》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歌鉴赏:

《金缕曲》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体悟。开篇“客梦堪凄切”便直抵人心,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整首词在夜色中展开,乌鸦的啼叫和无月的霜冷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带给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接着,词人回忆醉酒后的情景,红烛的温暖和水仙的优雅映衬出内心的柔软与脆弱。词中提到的“背灯影,语呜咽”更是将这一份柔情与哀愁推向高潮,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秘密与苦闷。

随着春天的流逝,柳絮随风而飞,象征着时光的无情,词人不仅感叹春天的结束,也隐含着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漫逢人便把情轻说”则表达了人际交往中的淡然与无奈,似乎在说,即便是再深的感情也难以诉说,世间的情感总是轻描淡写。

整首词在意象的交错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使得读者在细细品味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梦堪凄切:作为开头,直接表明了夜晚梦境的凄凉。
  • 夜乌啼城沙一白: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乌鸦的啼叫是对孤独的呼应。
  • 昨醉分明红烛院:回忆醉酒时的温暖与美好,反衬出如今的凄凉。
  • 两道琼牙银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那问个人茆屋底:引入与他人的交流,表现出对人情的渴望。
  • 杜鹃飞散黄莺歇:自然界的生动描写,同时映射内心的空虚。
  • 柳絮风颠三月尽:象征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流逝,增添了悲伤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絮风颠”比喻春的消逝。
  • 拟人:如“黄莺歇”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情绪的表达。
  • 对仗:如“香烬后,鼎才热”,展现了词人的语言工整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孤独、失落和流逝时光的感慨,反映了个体在生命旅途中对人情的渴望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带给人深思与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孤独与哀伤。
  • 红烛:象征温暖与过往的美好。
  • 水仙:象征优雅与细腻的情感。
  • 柳絮:象征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香烛:象征人情的温暖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夜乌啼城沙一白”中的“乌”指的是哪种鸟?

    • A. 鹅
    • B. 鸭
    • C. 乌鸦
    • D. 麻雀
  2. “柳絮风颠三月尽”中的“柳絮”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无常
    • C. 美好
    • D. 悲伤
  3. “香烬后,鼎才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凄凉
    • C. 孤独
    • D. 回忆

答案:

  1. C. 乌鸦
  2. B. 无常
  3. A. 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风格更加婉约。
  • 《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时间与生命的主题,情感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姚燮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池上双凫二首 春寒 赠李长史歌 南迁途中作七首。登七盘岭二首 过九成宫 登途怀友人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水调 途次淮口 闻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卤字旁的字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极恶不赦 和和睦睦 鸥鸟忘机 贪官污吏 领挈 锒铛入狱 包含蜂的成语 班如 刳形去皮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髟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六耳不同谋 戈字旁的字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