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8:31
渑池
作者: 汪遵
西秦北赵各称高,
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
相如有剑可吹毛。
西秦和北赵各自声名显赫,
在池边摆开筵席的就是我们这帮人。
为何君王亲自敲击鼓,
因为相如手中有剑可以削发。
汪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之美。其作品多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渑池》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富强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当时盛世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渑池》通过描绘一个宴会场景,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政治气氛。诗中提到的西秦和北赵,暗示了当时的两大强国,显示出作者对历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整首诗以轻松的语气开篇,却在结尾处引入了相如这一历史人物,展现出一种微妙的对比:一方面是盛大的宴席,另一方面则是武器的象征,暗示着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尤其是“何事君王亲击缶”的疑问,反映出诗人对权力和战争的思考,似乎在质疑君王的决策是否明智。此外,诗中通过对相如的提及,强调了个人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给人以启示。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引入,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权力的质疑,反映出个人才能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展现了盛唐的繁荣与战争的潜在威胁。
诗人提到的两个国家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击缶”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