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乌江

《乌江》

时间: 2025-08-14 04:45:34

诗句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4 04:45:34

原文展示:

乌江
作者: 汪遵 〔唐代〕

兵散弓残挫虎威,
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斗的惨烈和英雄的孤独。战斗结束后,士兵们四散,弓箭已残,威力也减弱;我独自一人突围而出。那些曾经的英雄们都已去世,而我仍在此羞愧地活着,却无缘回到江东。

注释:

  • 兵散:士兵逃散,战斗结束。
  • 弓残:弓箭已经损坏,暗示战斗的惨烈和疲惫。
  • 挫虎威:削弱了敌人的威势。
  • 单枪匹马:形容孤军奋战,没有同伴。
  • 突重围:突破重重包围。
  • 英雄去尽:指曾经的英雄都已死去。
  • 羞容在:感到羞愧而无颜面对。
  • 江东:指的是江东地区,常用来象征归属和故乡。

典故解析:

“江东”常常用来指代历史上的江东地区,尤其与三国时期的东吴有关。此地曾是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乡,诗中提到的“江东”不仅是地理的象征,也承载着对过往荣耀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战乱纷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战争残酷的描绘,反映了对英雄逝去的惋惜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所述的孤独和无奈,恰恰勾勒出那个时代英雄的悲剧。

诗歌鉴赏:

《乌江》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刻画出战斗的惨烈与英雄的孤独,展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与失落。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士兵们的逃散和武器的残破,给人一种无力感。接下来的“单枪匹马突重围”,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无奈,虽然孤身作战,但内心的孤独与惧怕也随之显露。

最后两句“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对英雄的追忆与自我价值的怀疑交织在一起,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与无奈。整体来看,汪遵的这首诗不仅在描写历史事件,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无奈,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兵散弓残挫虎威:士兵逃散,武器破损,战斗力减弱。
  2. 单枪匹马突重围:我独自一人勇敢地冲出包围。
  3. 英雄去尽羞容在:昔日英雄已去,我感到羞愧。
  4. 看却江东不得归:我只能在此眼睁睁地看着,却无法回到故乡江东。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兵散弓残”与“单枪匹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 比喻:将孤独的境遇与英雄的失落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度。
  • 象征:江东不仅是地理名词,更象征着归属和荣耀,诗人因无法归去而感到的痛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英雄的逝去和个人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战斗与混乱。
  • :象征武器与力量。
  • 英雄:象征理想与勇气。
  • 江东:象征故乡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东”指代什么?

    • A. 一位英雄的名字
    • B. 一个地区
    • C. 一场战斗
    • D. 一种情感
  2. 诗中“单枪匹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强大
    • D. 自信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悲壮
    • C. 轻松
    • D. 讽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兵车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乌江》更加注重对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反思,而《将进酒》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生命的豪情与不屈。两首诗虽然背景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唐代诗人汪遵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颂古十七首 颂古十七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颂古二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串烧 飠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归马放牛 镸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哀祭 泄露天机 滴水成冻 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夜奔 龙章凤函 品笛 惋悒 不失毫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