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15
咏长城
作者: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
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
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首诗描绘了秦朝修建的长城坚固如铁的情景,敌人不敢轻易侵犯到临洮。尽管长城绵延万里,与天际相连,但仍然无法与尧的统治相提并论,后者的高度更显其伟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遵,唐代诗人,字子明,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风以雄浑、激昂为主,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盛世,诗人通过长城的形象表现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上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思。
这首《咏长城》以长城为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历史的反思。长城不仅是一座伟大的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汪遵通过“比铁牢”来形容长城的坚固,进一步强调了长城在抵御外敌方面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蕃戎不敢过临洮”,显示了长城的威慑力,使得敌人对其敬畏,增强了国人对长城的信心与自豪感。然而,尽管长城的伟大和雄壮,诗人却以“争及尧阶三尺高”作结,暗示着长城虽高,但与古代明君尧帝的治国理想相比,国家仍需追求更高的目标。
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既展现了长城的壮丽,也表达了对理想政权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通过这短短的四句,汪遵成功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长城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防御力量的赞美,同时也对国家治理的理想进行反思,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蕃戎”指的是哪个群体?
诗中的“尧阶”象征什么?
诗人使用什么比喻来形容长城的坚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汪遵的《咏长城》与王之涣的《登高》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国家的防御与理想的追求,后者则更关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风光,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壮丽与深邃。
推荐书目:
以上为《咏长城》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