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09
刃血攻聊已越年,
竟凭儒术罢戈鋋。
田单漫逞烧牛计,
一箭终输鲁仲连。
这首诗写道,刀剑的鲜血已经流淌了整整一年,竟然依靠文人的学问来停止战争。田单只是徒然展现其烧牛的计谋,最终一箭却输给了鲁仲连。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生平及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期,表达了对战斗的厌倦和对文化的依赖,反映出士人对和平的向往。
《聊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聊城之战的回顾,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人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刀剑之血流淌的场景,展现了长时间战争带来的伤痛与疲惫。接着,诗人转向对儒家文化的依赖,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无力的情感。田单的策略虽然聪明,却在鲁仲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暗示了智谋在面对强敌时的局限性。全诗感情深沉,结构紧凑,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战争的深刻理解。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刃血”和“戈鋋”,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诗中运用典故,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使得情感更为深厚,增加了诗的厚度。
全诗围绕战争与智慧的关系展开,揭示出在巨大的历史洪流面前,个人的智慧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强调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反思历史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聊城》的作者是?
田单的烧牛计主要是用来?
诗中提到的“戈鋋”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