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时间: 2025-05-07 22:16:41

诗句

宜春别驾乡丈人,来假庐陵二千石。

虚舟无事鸥与游,良贾深藏客争席。

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

诸公驭吏如束湿,公使人人得尽情。

人情居官若邮传,假守摄丞尤自便。

忧念公家眉不开,谁能勤民废寝膳。

赠行欲借笔如椽,公不肯留鼓催船。

归到宜春问春事,斑斑笋竿蕨破拳。

廖侯为邦用诗礼,府中无事多燕喜。

看公谈生面生春,更为乡园蓺桃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6:41

原文展示: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黄庭坚 〔宋代〕

宜春别驾乡丈人,
来假庐陵二千石。
虚舟无事鸥与游,
良贾深藏客争席。
诸公鞭朴立威名,
公独爱民如父兄。
诸公驭吏如束湿,
公使人人得尽情。
人情居官若邮传,
假守摄丞尤自便。
忧念公家眉不开,
谁能勤民废寝膳。
赠行欲借笔如椽,
公不肯留鼓催船。
归到宜春问春事,
斑斑笋竿蕨破拳。
廖侯为邦用诗礼,
府中无事多燕喜。
看公谈生面生春,
更为乡园蓺桃李。

白话文翻译:

送别权郡的孙承议归宜春,
他是宜春的别驾,来自庐陵的二千石。
空舟在水面上悠闲地漂浮,
优秀的商人藏身深处,客人争相就坐。
众位公子驾驭官吏,名声显赫,
而您独自如父兄般爱护百姓。
众公子像束缚的湿草对待官吏,
而您让每个人都能自由表达情感。
人们在官府工作如同邮递,
假守摄丞更加随心所欲。
忧国忧民的事情令人眉头紧锁,
谁能为了百姓而废寝忘食?
赠行时想借大笔写下告别,
您却不肯留下,催促着船只启航。
回到宜春,问及春天的事,
斑斑的笋竿和破蕨相映成趣。
廖侯用诗礼治理国家,
府中无事时常欢声笑语。
看您谈论生活,春意盎然,
更为家乡的桃李增添了生机。

注释:

  • 别驾:古代官职名,指在地方上任职的官员。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单位,相当于现在的高官。
  • 虚舟无事:指空船在水面上漂浮,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良贾:指优秀的商人。
  • 诸公:指许多官员。
  • 驭吏:指对待下属的态度。
  • 假守摄丞:指临时担任官职的人。
  • 眉不开:形容忧愁的样子。
  • 废寝膳:指为了公事而不顾睡觉和吃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了宋代中期的文人风格。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与孙承议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治理百姓的赞赏,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的诗,诗中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孙承议的敬重与关怀。诗的开头提到孙承议的身份与地位,接着通过对比,突显了孙承议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及其仁政的施行。诗中描写的“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生动地表现了孙承议与其他官员的不同,强调了他对民众的关爱。

诗的中段提到人情官场的复杂与难处,黄庭坚以忧虑的口吻问道“谁能勤民废寝膳”,展现了对时局的关心与对理想的追求。在结尾部分,作者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和孙承议的家乡,再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宜春别驾乡丈人:提到孙承议的身份和家乡,表明对他的尊重。
  2. 来假庐陵二千石:说明他是在庐陵任职,地位不低。
  3. 虚舟无事鸥与游:描绘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4. 良贾深藏客争席:说明商人深藏不露,争相会友,体现社会繁荣。
  5. 诸公鞭朴立威名:其他公子对待下属严厉,以名声自重。
  6. 公独爱民如父兄:强调孙承议对百姓的关爱,显示其为官之道。
  7. 诸公驭吏如束湿:其他官员对待下属如同束缚的湿草,缺乏人情味。
  8. 公使人人得尽情:孙承议让每个人都能自由表达,显示其仁爱。
  9. 人情居官若邮传:形容官员之间的关系像邮递一样冷漠。
  10. 假守摄丞尤自便:临时官员也能随意行事,表现官场的随意。
  11. 忧念公家眉不开:忧虑公家的事务,使人愁眉不展。
  12. 谁能勤民废寝膳:问谁能为了民众而废寝忘食,表现关切。
  13. 赠行欲借笔如椽:想借助大笔写下告别词。
  14. 公不肯留鼓催船:孙承议不愿意留下,催促船只启航。
  15. 归到宜春问春事:回到宜春后询问春天的景致。
  16. 斑斑笋竿蕨破拳: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
  17. 廖侯为邦用诗礼:廖侯用诗礼治国,表现文人治国的理想。
  18. 府中无事多燕喜:府中闲事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9. 看公谈生面生春:看孙承议谈话时,春意盎然。
  20. 更为乡园蓺桃李:更为家乡的桃李增添生机,体现对乡土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情居官若邮传”,形象地比喻官场的冷漠。
  • 对仗:如“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的景色赋予了生动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深情送别,以及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与赞美。通过对比,突显了孙承议的仁爱之心,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官员的期待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友人的美好前程。
  • 笋竿、蕨: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繁荣与生机。
  • 桃李:象征着成就与希望,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虚舟无事鸥与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悠闲
    C. 忙碌
    答案: B

  2. “公独爱民如父兄”中“公”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孙承议
    C. 其他官员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斑斑笋竿蕨破拳”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景象
    C. 夏天的景象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与李白的《赠汪伦》,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但黄庭坚更注重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友情的抒发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辟阳城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 相和歌辞。秋胡行 东平留赠狄司马 酬马八效古见赠 别冯判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衰钝 低手 支发 一尘不缁 二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切线 金叶表文 持危扶颠 香字旁的字 如足如手 辵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谦逊下士 凛凛威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