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灯蛾

《书灯蛾》

时间: 2025-05-02 14:11:33

诗句

三生炙手权门者,此日趋炎态未除。

汝自燃脐何所恨,可怜遗臭入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33

原文展示:

书灯蛾
作者: 危涴 〔宋代〕

三生炙手权门者,此日趋炎态未除。
汝自燃脐何所恨,可怜遗臭入诗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曾经炙手可热的权贵们,如今仍在迎合权势,讨好他人。你自己为何要燃烧自己的身体,难道心中有怨恨吗?可惜的是,你的遗臭已经流传到诗书中。

注释:

  • 三生:形容经历了多个生世,常用于夸张的修辞。
  • 炙手:形容权势极大,手掌所到之处都能烧灼他人。
  • 趋炎:意指迎合权势者,谄媚奉承。
  • 燃脐:字面意思是燃烧肚脐,意指自我牺牲,常用来形容对权势的追求。
  • 遗臭:指留下一种臭名,形容坏名声或不好的影响。

典故解析:

这首诗涉及“趋炎附势”这一典故,源于古代士人对于权贵的态度。诗中所提到的“权门”,暗指掌握权力的人,而“遗臭”则反映了对那些追逐权势者的鄙夷和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危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其作品风格常常批判社会现象,关注人性与道德。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对于权贵的攀附现象屡见不鲜,危涴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诗歌鉴赏:

《书灯蛾》是一首充满讽刺与批判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权贵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在权力面前的卑微与自贬。开头两句描绘了权贵们的盛况,他们虽然身处高位,但仍然表现出迎合、谄媚的态度,显示出权力的腐蚀性。而后两句则把焦点转向了那些自甘堕落的人,提问其为何要自我伤害,反映出一种深刻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情感上深沉而犀利,给人以强烈的思考和反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三生炙手权门者”:指那些经历多次生世,仍旧在权力的门槛前卑微跪拜的人,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权势的影响。
    • “此日趋炎态未除”:这些人即使在权势的顶峰,也没有放下迎合的姿态,表明对权力的依附与盲从。
    • “汝自燃脐何所恨”:质问那些自我牺牲的人,是否真的心中怀恨,抑或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 “可怜遗臭入诗书”:感叹这些人的行为将遗留下来的名声,令人唾弃。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追求权势比作燃烧自己,形象地表现了人在权力面前的悲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有助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加诗歌的深度。
  3.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反映了对权力的批判和对个人自我牺牲的哀叹,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权门:象征着权力与地位,代表着社会的高层。
  • 灯蛾:比喻那些追逐光亮的人,最终可能会被光焰所伤,体现了追名逐利的盲目性。
  • 遗臭:象征着不良名声,反映出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炙手权门”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权贵阶层
    C. 文人雅士

  2. “汝自燃脐”意指:
    A. 自我牺牲
    B. 追求财富
    C. 享乐生活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权力
    B. 批判迎合
    C. 鼓励奋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李白的《将进酒》:探讨人生的追求与价值。

诗词对比

  • 危涴的《书灯蛾》与杜甫的《兵车行》,都揭示了人们在权力与利益面前的无奈与悲哀,但危涴更侧重于对个人行为的反思,而杜甫则关注集体命运的悲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官舍种竹 九日宴集盘石得诸商 九日有怀 九日不登高与兄弟邻里就敝舍饮菊 九日寄丁明府 九日登越秀山 九日感事三首 其三 九日赠史同知二首 其二 九日与诸君饮 九日限韵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包含取的词语有哪些 牛津大学 鱼字旁的字 舐糠及米 名贸实易 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大熊座 禾字旁的字 缄口 赴汤蹈火 包含牒的词语有哪些 以博一粲 二百二 轻财仗义 疋字旁的字 不知丁董 包含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