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曲歌辞 其一 破阵乐

《杂曲歌辞 其一 破阵乐》

时间: 2025-05-02 04:46:18

诗句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

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18

原文展示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
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白话文翻译

汉军在金微驻扎,阳光照耀下铁甲闪闪发光。
百里之外火旗高扬,千骑云间奔腾如飞。
踏破辽河水流干涸,燕山鼓声震天而起。
这正是四方朝贡的盛景,真让人感受到皇帝的威严。

注释

  • 顿金微:金微为地名,指汉军驻扎之处。
  • 照日明光:形容阳光照耀下,铁甲闪耀的光芒。
  • 火幡焰焰:火旗高扬,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气氛。
  • 云骑騑騑:形容骑兵如云般行进,生动传达出骑兵的气势。
  • 蹙踏辽河:形容大军踏过辽河,水流被踩得干涸。
  • 鼓噪燕山:指鼓声震动燕山,气势如虹。
  • 四方朝贺:说明各地对皇帝的朝贺,显示皇权的盛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约704年-约760年),字子明,唐代诗人,曾任宰相,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边塞风情和战争场面,其风格雄浑激昂,富有气势。

创作背景

《破阵乐》写于唐代盛世,正值大唐国力强盛,边疆安定。张说在此诗中通过描绘汉兵出征的场景,表现了国家的强盛和军队的威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和对皇权的崇敬。

诗歌鉴赏

《破阵乐》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示了汉军的英勇和皇权的威严。开篇以“汉兵出顿金微”引入,设置了时间和空间的背景,立刻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氛围。接着,通过“照日明光铁衣”的描写,展现出士兵们铠甲在阳光下的耀眼,象征着无畏勇敢的军队形象。

“百里火幡焰焰”一句,火旗的高扬不仅象征着战争的号角,更渲染出一种紧迫感,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即将来临的战斗而战栗。之后的“千行云骑騑騑”则用骑兵如云的形象,展示出汉军的强大力量。

接下来的“蹙踏辽河自竭”,则通过生动的比喻,体现出战争的摧毁力,辽河因战争而干涸,暗示着战争的残酷。而“鼓噪燕山可飞”则进一步强化了战斗的激烈,鼓声震动山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整首诗在最后以“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作结,既是对皇权的礼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和皇帝的崇拜,彰显出一种盛世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兵出顿金微:汉军从金微出发,暗示出征的开始。
  2. 照日明光铁衣:阳光照耀下,士兵的铠甲光辉夺目,象征勇敢和战斗的精神。
  3. 百里火幡焰焰:火旗高高飘扬,气氛热烈,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4. 千行云骑騑騑:骑兵如云般涌现,体现出军队的浩浩荡荡。
  5. 蹙踏辽河自竭:形容大军行进的力量,辽河因之而干涸,暗示战争的影响。
  6. 鼓噪燕山可飞:鼓声震动山川,描绘出战斗的激烈。
  7. 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四方诸侯朝贺,显示皇帝的威严和盛世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骑”比喻骑兵如云般奔腾,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用词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夸张:如“蹙踏辽河自竭”,夸张了战争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现战争的气势与皇权的威严,反映出唐代盛世的辉煌与自豪感,展现了国家强盛和人民对皇帝的尊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兵:象征国家的武装力量。
  • 铁衣:象征勇敢无畏的士兵。
  • 火幡:象征战争的号角和号召。
  • 云骑:象征着骑兵的迅猛与强大。
  • 辽河: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
  • 燕山:象征着战争的地理背景和影响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破阵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张说
    D. 白居易

  2. 诗中“蹙踏辽河自竭”主要表达的是: A. 汉军的勇猛
    B. 战争的残酷
    C. 自然的美丽
    D. 和平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云骑”是指: A. 兵士的装备
    B. 骑兵的壮观
    C. 战争的号角
    D. 河流的奔腾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燕歌行》
  •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诗词对比

张说的《破阵乐》与王昌龄的《出塞》对比
两首诗都是描写战争的作品,但《破阵乐》更侧重于表现汉军的威武和皇权的尊严,而《出塞》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思念和苦楚。前者气势磅礴,后者则感情细腻,展现了不同的战争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其十九 咏米家灯,次陈其年韵 念奴娇五首 其四 念奴娇 闻雁 念奴娇 送沈方邺还宣城兼怀唐耕坞施愚山梅子长同西樵用孝威韵 念奴娇 长干里 念奴娇 棠村夫子席上咏米家灯 念奴娇(代洛滨次石林韵) 念奴娇 其一 新秋日李笠庵招,枕楼醉赋 念奴娇 别妾 念奴娇 其十一 羡门五十一岁夫人四十九岁十月得子名曰百龄是可贺也调百字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辱台 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新亭对泣 窝挑 偷安旦夕 里程碑 殳字旁的字 秋请 云韶部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今日有酒今日醉 奇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