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9:15
晓起临汝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缺月欲峥嵘,鸣鸡有期信。
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
野荒多断桥,河冻无裂璺。
羸马踏冰翻,疑狐触林遁。
清风荡初日,乔木啭幽韵。
崧高忽在眼,岌峨临数郡。
玄云默垂空,意有万里润。
寒暗不成雨,卷怀就肤寸。
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
物来斯一时,无得乃至顺。
凉暄但循环,用舍谁喜愠。
安得忘言者,与讲齐物论。
这首诗描绘了晨起时的景象和感受。缺月即将升起,鸡鸣声传来,带着对时间的确认。征人催促着早起出发,而梦中的情景尚未完全消散。野外荒凉,断桥遍布,河面冰冻,没有裂纹。瘦弱的马在冰上翻滚,像是狐狼般在林间逃遁。清风摇曳着初升的太阳,树木发出幽静的韵味。高耸的山峰在眼前显现,巍峨耸立,临近数个郡邑。玄云静静悬挂在空中,似乎带来了万里的滋润。寒冷的空气没有化为雨水,卷起的怀抱只是触及皮肤的寸寸寒意。观察天象,让我思念古人,动静之间自然合乎天道。万物的到来都是在这一时刻,无法强求顺其自然。气候的变化不过是循环,谁又能在这种变化中找到喜怒?如何才能与那些超脱于言语的人,共同探讨万物的道理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作品风格独特,精于古诗词的创作,尤其在描写自然、抒情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晓起临汝》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正值他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清晨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哲思相结合,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晓起临汝》是一首描绘清晨时分自然景象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的探索。诗的开头,通过“缺月欲峥嵘,鸣鸡有期信”描绘了一个即将破晓的宁静画面,月亮的缺损与鸡鸣声的准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规律,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接下来的“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征人早起出发,梦境尚未结束,暗示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诗人用“羸马踏冰翻,疑狐触林遁”描述了自然的冰冷与生命的脆弱,表达出对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层层递进,最后“安得忘言者,与讲齐物论”则引出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超越语言的理解与对齐物论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探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清晨的景象?
A. “寒暗不成雨”
B. “鸣鸡有期信”
C. “羸马踏冰翻”
D. “安得忘言者”
诗中的“羸马”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脆弱
C. 高远的理想
D. 时间的流逝
诗人在结尾提到了与“忘言者”的探讨,意在表达什么?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哲理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