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3:44
诗词名称: 题梅妃画真
作者: 李隆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忆昔娇妃在紫宸,
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
争奈娇波不顾人。
回忆当年娇美的妃子在紫宸宫中,
那时的她素颜自然,毫无修饰。
虽然那轻纱犹如她当年的模样,
但她的娇媚却无情地伤害了他。
该诗中提到的“紫宸”可理解为唐代皇宫,常常是权力与美丽的象征。同时,提及妃子的自然美与娇媚,反映了李隆基对过往情感的怀念和对美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可以追溯到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传奇爱情。
作者介绍: 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因其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闻名。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美人、对往事的缅怀,风格细腻而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隆基在回忆其与杨贵妃共同生活的美好时光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以及对失去的惋惜。
李隆基的《题梅妃画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怀旧之作,诗中通过对美妃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回忆起那位娇妃在紫宸宫中的模样,仿佛一幅生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随后,诗人强调了她的“天真”,暗示那时的她未被复杂的宫廷生活所污染,保持着自然与纯真的美。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尤其是“铅华不御得天真”这一句,突显了化妆的华丽与自然美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尤其是“争奈娇波不顾人”,不仅道出妃子美丽的外表如何让人心醉,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呈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无奈与珍视,是李隆基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往昔的缅怀与对失去爱情的惋惜,表达了对自然美与内心孤独的深刻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妃子在什么地方?
A. 金殿
B. 紫宸
C. 青楼
D. 梅园
“铅华不御得天真”中“铅华”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化妆
C. 生活
D. 服饰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怀念与惆怅
C. 愤怒
D. 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隆基的《题梅妃画真》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李白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李隆基则专注于个人情感与爱情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