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中兴庆宫酺宴

《春中兴庆宫酺宴》

时间: 2025-04-27 11:13:12

诗句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

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

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

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牴陈。

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3:12

原文展示:

春中兴庆宫酺宴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
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
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
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牴陈。
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兴庆宫中,长安的道路通向九方,三阳别馆中春意盎然。还想在早晨的闲暇中,回归游玩的乐趣。没有战争的日子,衣服也不再显得荒凉,礼乐也焕然一新。我们在广阔的天地间相聚,欢宴与群臣一起。玉制的酒杯飞舞,琼筵上摆满了美味佳肴。舞者的衣袂如云般飘荡,歌者的扇子在月下轻轻摇动。击鼓声杂沓如鱼龙翻腾,撞钟声与角声相互交错。曲子结束,兴致已晚,醉酒的人该回家了。

注释:

  • 九达:形容长安的道路通向各个方向,表示繁华。
  • 三阳:指的是春天的三个月,或是春天的阳光。
  • 豫游:指悠闲地游玩,享受生活的乐趣。
  • 合酺:指大家聚在一起欢庆。
  • 玉斝琼筵:分别指玉制的酒器和美味的宴席。

典故解析:

  • 兴庆宫:唐代的皇家园林,常用于举办盛大的宴会。
  • 春游:古代文人雅士春天出游的传统,是一种社交和娱乐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唐代著名皇帝,年号开元,因其政治才能和文化修养而著称。他不仅关注国家治理,也热爱文学,留下了大量诗作。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李隆基统治时期,是他在春季宴请群臣时所作,体现了当时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宴会场景,展示了唐代盛世的繁华与欢乐。诗中通过对兴庆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春日中与群臣欢聚的愉悦。尤其是“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生动地展现了宴席的富丽堂皇和美味佳肴的丰盛,体现出一种生活的奢华与享乐。与此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国家安宁的感慨,表现了李隆基对和平岁月的珍惜。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李隆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情感真挚而浓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达长安道:长安的道路连接四方,象征繁华。
  2. 三阳别馆春:春天在三阳别馆的景象,体现生机。
  3. 还将听朝暇:希望在早晨闲暇中听到动人的乐曲。
  4. 回作豫游晨:想再次享受游玩的乐趣。

...(以下句子逐一分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伐鼓鱼龙杂,撞钟角牴陈”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宴会比作春天的盛景,表现出热闹的气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欢宴场景,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珍惜,反映了唐代的繁荣与富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酒杯:象征欢庆与团聚。
  • 舞衣:象征优雅与艺术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斝”指的是什么? A. 酒器
    B. 食物
    C. 乐器
    答案:A

  2.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战争
    B. 春游
    C. 离别
    答案:B

  3. “伐鼓鱼龙杂”中用到了什么修辞? A. 拟人
    B. 对仗
    C. 比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与本诗,前者强调豪放与酒的豪情,后者则更多展现宴会的细腻与生动,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隆基与唐代文化》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春中兴庆宫酺宴》的诗意,还能提升对唐代诗歌整体风格和文化背景的认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居书触目 观张提刑周鼎 晨雨 送陈吏部还朝 村野 乾封驿早行 纵笔三首 其三 养生 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 村居初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皂白不分 旡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箑蒲 赤骥 扼襟控烟 时移势迁 燕敖 包含早的成语 软结尾的成语 白璧三献 乛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置身其中 强凫变鹤 缩手旁观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