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9:02
罢归呈同官 其二
岭水常时急,蛮山是处高。
户输无翠羽,溪瘴有黄茅。
游子归乡国,斯人滞冗曹。
临分那忍别,风里鬓萧骚。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归乡的急切心情。山间的溪水常常奔流得很急,而蛮山则高耸入云。家中没有鸟儿的翠羽,溪边却长满了黄茅草。游子想要回到故乡,可是有些人却滞留在繁忙的官场上。临别之际,怎能忍心分离呢?风中,鬓发飘荡,感到无比的惆怅。
张孝祥,字惟恭,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仕途无奈的感慨。
这首诗是在作者告别同僚、准备回乡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动人。
《罢归呈同官 其二》是张孝祥在离开官场、准备归乡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山水的急流与高耸,展现作者心中急切的归乡愿望。开头两句“岭水常时急,蛮山是处高”,既描写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游子在外的艰辛与无奈。接下来的“户输无翠羽,溪瘴有黄茅”,则将游子的心境与家园的荒凉相对比,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后四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不舍。“游子归乡国,斯人滞冗曹”,这一句道出游子虽有归乡之意,但因繁重的官场事务而不得不滞留,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抗拒与厌倦。最后两句“临分那忍别,风里鬓萧骚”,通过对风中鬓发的描写,形象地传达出游子在临别时的心痛与无奈,情感非常细腻而深刻。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展示了游子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归乡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情感画卷。
诗歌的主题是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离别的愁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岭水”指的是:
A. 山间的湖泊
B. 山间的溪水
C. 河流
D. 云雾
“游子归乡国”中的“游子”指的是:
A. 在乡村的人
B. 离乡的人
C. 旅行的人
D. 官员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D. 平静
《静夜思》与《罢归呈同官 其二》